作者沉澱去了,謝謝每天催更的小讀者們。(1 / 2)

我寫的太差了,自己看著也有點尬,受不了了自己了。

沉澱幾天歸來仍舊是好漢,雖然手速跟不上腦子。

昨天搞了完結沒讓我完結臥槽,給我退回來了,還要我繼續寫。

踏馬的要1000字才能發表,下麵不用看了,看了頭痛。

《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為三國,我們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這實在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啊。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然而侍衛臣僚在內勤勞不懈,戰場上忠誠有誌的將士們奮不顧身,這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陛下你實在應該廣泛的聽取別人的意見,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誌向的人的誌氣,不應過分的看輕自己,援引不恰當的譬喻,以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皇宮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不應該有所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如果有為非作歹犯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官吏評定對他們的懲獎,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誌向和心思忠誠無二,所以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谘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我認為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拿來問問他們,然後施行,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平正,通曉軍事,從前任用的時候,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谘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