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劉瘸子娶親(1 / 1)

80年代初,東北縣城的一個小鎮上。盛夏的清晨,日頭剛見紅,各家的大人們才都剛剛起床,愛睡懶覺的小孩還都在夢鄉,劉瘸子家的小院就開始了躁動,人出人進的,漸漸天光大亮了,劉瘸子家不大的小院裏,已經站滿了人,有自家的親戚,小鎮上熟識的朋友,還有附近來幫忙的鄰居。路過他家院外的人,也都習慣性的往裏張望兩眼,劉瘸子家平常邋裏邋遢的小院,也被前來幫忙的人簡單收拾了一下,外大門通向正屋的甬道,本來坑坑窪窪的,也找了些破磚頭墊了下,雖然還是凹凸不平,但看上去起碼也有個走道的地方了,正房門和最外麵的黑漆大門上也都貼上了喜字,有的熱心鄰居還把自家的盆花端來兩盆,擺在屋門口,正是學生們放暑假的時候,小孩子們也都跟著大人,身前身後的來湊熱鬧,劉瘸子家兩間房的破舊小院裏一下煥發了生機,劉瘸子也一改以往的邋遢形象,刮了胡子,剃了頭,一早就把一身新衣服穿上了,雖然昨晚高興得一夜沒睡,但看上去兩眼放光,咧著嘴笑,因為今天他要娶媳婦了。

劉瘸子本名叫劉平,因為得過小兒麻痹症,落下了殘疾,一條腿走路一瘸一拐,開始隻是一些頑皮的孩子看他走路的樣子,叫他瘸子,後來就叫開了,他聽到別人叫他瘸子,也不生氣,別人叫,他就答應,慢慢的大人們也都忘了他的本名,索性就都叫他劉瘸子了,劉瘸子本是個南方人,自幼父親早亡,他母親實在沒有生計,就帶著他千裏迢迢的到東北來投奔親戚,後來親戚幫襯著在小鎮上蓋了兩間簡易房,幹點雜活,總算有了個窩,勉強養大了劉瘸子,因為沒錢,劉瘸子也沒怎麼讀過書,勉強認識幾個字,劉瘸子長大成人後,母親不久也生病去世了,街坊鄰居們看劉瘸子可憐,就介紹他去鎮上的鞋廠上班,劉瘸子在鞋廠幹了幾年,也算學了點手藝,就不在鞋廠幹了,自己在鎮上幹起了給人修鞋的營生,這個買賣看著不起眼,但是不需要什麼本錢,一人一凳一個簡單的小縫機,外加一點針頭線腦的就夠了,80年代初,人們也漸漸開始穿成品鞋,自家都不怎麼做鞋穿了,買的鞋總會有個開線釘跟的事,劉瘸子的生意也算趕上了一點契機,劉瘸子腿有毛病,但幹活實誠,沒毛病,小鎮上修鞋的生意,他是獨一份,不但鎮上的鞋全歸他修,下麵十裏八鄉來鎮上趕集買東西的,也都找他修鞋,沒什麼本錢的生意,也是越做越紅火,每天天一亮就背起自己的那套營生去鎮市場裏等著,天黑的時候才回來,還有沒幹完的活,因為屬於殘疾人,市場管理員也不收他的稅,除了一點針頭線腦的錢,也沒什麼成本了,也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劉瘸子不修邊幅,平常穿戴很邋遢,家裏也不收拾,加上人長得也黑,腿腳又有毛病,又總是沉默寡言的,年輕時看著就老氣橫秋的,也沒人給他介紹對象。一晃四十好幾了,劉瘸子還是個光棍,靠著給人修鞋,他賺了些錢,平常也節省,除了吃喝拉撒的,啥也不買,都攢著,慢慢也就有了家底兒,老鄰舊居的都知道他有錢,用現在的話說,基本上屬於鑽石王老五一類,就是形象差點。劉瘸子有了錢以後,就有人給他提親了,他自己其實也想結婚,他還挺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大姑娘家一般就甭想了,一聽說有離婚喪偶的,他就找媒人去撮合,結果往往都是一腔熱血換來一場傷心,幾乎都是人家看不上他,那時候不像現在,隻要有錢啥都不是問題,那時人們多少還會講講般配,就這樣,劉瘸子娶媳婦的理想好幾年都沒實現了。

也許老天悲天憫人吧,就在他即將步入四十五歲的這年,突然有人找上門,問他媳婦要不要,回答是毫無疑問的,很快就見了一麵,對方是個死了丈夫的女人,帶著個四歲的女孩,這次見麵終於皆大歡喜,兩下都看對眼了,相完親以後,劉瘸子走路都明顯比以前快了,馬不停蹄的找人張羅結婚,劉瘸子雖然平常沉默寡言的,但人緣還不壞,小鎮上的人一聽說他要結婚,都紛紛來打聽,感覺幾年終於相成一個,也真是不易,都積極幫他張羅著,不到一個星期,結婚那些事,該置辦的都置辦好了,從接親到宴請,再到送親鬧洞房的事,也都安排好了,又找人查下黃曆,一說最近都是好日子,劉瘸子簡直樂壞了,決定馬上舉行婚禮,擇日不如撞日,還趕上個好天氣,一大早,小鎮上的熟人鄰居們就都陸續來到劉瘸子家的小院,幫忙的幫忙,逗笑的逗笑,都想看看劉瘸子那位即將到來的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