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火燒壺關(2 / 2)

沮授細思片刻道:“子龍之計確妙,但恐拋石車不能將柴草等輕便之物遠拋,不若使刀牌手持巨牌護於兩側,將拋石車盡量靠近關下,然後拋射關上及城內,然後以火箭燃之,則此計必成。”

趙雲道:“沮公思慮周到,雲實不及也!如此列位可同去準備,待明日我等火燒壺關!”眾將領命準備不提。

次日,趙雲及眾將領率十萬大軍齊出,來到關下,先使刀牌手三千皆手持巨牌,護住百輛拋石車及兩千名弓箭手,緩緩來到關下近處,城上守軍雖亂箭齊發,然皆被巨牌所擋,不能奏效。趙雲看安排已至,一聲令下,數千捆泡了油脂的幹柴不斷拋上城牆及關內,與此同時,趙雲陣前三千弓弩手火箭齊射,不一刻引燃了拋入關內的柴草,城上一時火光衝天,張燕領軍四處救之不及,剛救滅這邊,那邊又起,如此往覆,關內火勢越燒越大,不一刻引燃關上糧草、營帳、房屋等,軍士亦被燒傷無數,整個壺關內到處火光衝天,煙塵滾滾。

趙雲看時機已至,手中銀槍前指,十萬大軍一路殺至關下,架起雲梯,強行登城,城上守軍已被火燒得焦頭爛額,四處奔逃,此時趙雲攻城,袁紹軍士已無力阻擋,一時被趙雲軍攻下城牆,大開門戶。趙雲統軍殺入城內,四處追殺張燕逃兵。張燕見趙雲等殺入城內,無奈隻得四處收拾被大火燒散的殘兵,欲棄關而逃,往來一趟,隻收得殘兵一萬餘人,正欲逃奔晉陽而去,卻見趙雲銀槍白馬一路殺至,張燕與趙雲戰了兩三個回合已無心戀戰,撥馬就逃,趙雲於後緊追,張燕手下軍士拚命阻擋。趙雲眼見張燕逃去。卻苦於敵兵阻擋不能進,伸手於馬上摘下弓箭,抬手一箭直取張燕後心,張燕於亂軍中奔逃,未曾聽聞弓弦響,正奔逃去,隻覺後心一陣巨痛,眼前一黑死於馬下。

眾軍士見張燕被趙雲射死,發一聲喊四散而逃,趙雲命軍士四處追殺,天至午後方回,此戰火燒壺關,殺敵三萬有餘,俘敵一萬來人,餘者逃散。趙雲叫將降卒整編,留高覽統二萬兵馬及降卒守住壺關,自統大軍八萬,在城內整體一日,次日拔營直奔晉陽而來。

卻說華靖正在雁門城內休整,這日有人來報,言袁紹回屯晉陽,趙雲乘機火燒壺關,直取晉陽而來,大喜過望,謂眾將道:“子龍果不負我望,吾之本意壺關險要之地,不可就下,不想子龍以火攻破之,今袁紹壺關已失,吾大軍軍糧可從壺關運抵,不愁無路矣。”於是命典韋等不必再修山路,於城內休整一日,明日起兵直取晉陽。

次日,華靖留一萬兵馬守護雁門,自統大軍十一萬人浩浩蕩蕩直奔晉陽殺來。軍行數日,來到晉陽城外,此時晉陽城四門緊閉,趙雲大軍屯於城外,聽人報華靖統兵來到,忙出帳相迎,兄弟二人相見,互道別後相思之情,華靖安排軍馬圍住城池紮下營寨,來到趙雲營內吩咐擺酒慶賀兩軍會師,席間華靖大讚趙雲及眾將破壺關之功,趙雲等謙遜不已。

宴罷,華靖對眾將道:”袁紹尚有十萬之眾屯於城內,不知以諸公所見,吾等當以何計破城?”

一旁沮授說道:“以餘所見,不如仍按子龍計,火燒城池,其縱有百萬之兵,亦不足懼也。”

華靖搖頭道:“子龍之計雖妙,然可用之於壺關,卻不可施之晉陽,概因壺關隻有軍馬駐紮,卻無百姓,而晉陽城內多有百姓居住,吾等若引火燒之,豈不玉石俱焚,此舉有幹天合,更違我等初衷,實不可為也。”

沮授麵現羞愧,道:“主公所慮甚是,吾未嚐思及城中百姓,若施火攻,傷及無辜實吾之罪也。”

華靖忙道:“沮先生不必如此,且容我等別圖良策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