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靖雖然想不明白公孫度出兵東萊是怎麼回事,但事實如此也就不再多想,傳令安排駐防將佐分兵以抗後,又叫郭嘉、田豐到來商議進兵並州之事。郭嘉、田豐二人至,華靖謂二人道:“今吾之幽、青二地多方來敵,吾已命各地守將分兵阻之,料也無妨。吾之大敵,為袁紹也,吾等當先除袁氏,後再討遼東,不知二位以為如何?”
郭嘉道:“主公之意甚是,以我方形勢,遼東之敵,雖有異族相助,卻不足懼,實為疥癬之疾也,並州袁紹現統大軍三十萬虎視冀中之地,若不早除,必成心腹之患,吾等當先破袁紹,奪其並州之地,再緩圖公孫度可也。”
一旁田豐道:“袁紹兵屯壺關之地,與子龍相持不下。今又分兵河內張揚,令其襲我魏郡之地,但與麴義、臧霸等隔河相持,主公又派太史子義提兵往助,幾處合兵十萬之眾,料無大事。然若取並州之地,隻餘我北路軍往襲定襄、雁門一途,然代郡與二地中有大山相隔,恐軍糧補給運送不便,望主公早作打算才是。”
華靖道:“此事倒是實情,不知以二位先生之意,當如何解決。”
郭嘉道:“為今之計,隻有速戰速決一策,主公可分兵兩路,使軍士隨身自帶幹糧,急襲定襄、雁門兩郡,勿求一擊而下,然後主公統軍駐於雁門,後勾通中山國之地,則吾軍糧之難可解。若不能下,當急速退兵再圖他策。”
田豐卻道:“此議雖好,然此地與定襄、雁門兩地來回十多日路程,軍士一人至多攜十日之糧,若要疾行,恐後繼無力無能再戰也。”
華靖細思對策,不由想起後世行軍必備的壓縮餅幹來,但以現在的水平還是不能製作的。於是華靖拚命回憶後世的食品,想來想去,忽然想起小時候吃過得一種炒麵來,作法是先將麥粒炒熟,然後磨成麵粉,食用之時隻取一湯匙的炒麵,以水和之,便可和成一大碗麵粥,可暫時解飽,雖營養不足,但一個人所需的熱量是夠的,又想到熏肉、香腸等食品,皆可長途攜帶。把想法與郭嘉二人說明,二人均未吃過,急待一試,於是華靖叫火夥夫,把作法詳細告之,讓其按法製作。待做成奉上,郭嘉、田豐二人嚐罷,均道美食,直把華靖看得大搖其頭,因為炒麵雖然香甜可口,但若久食必使人營養不良,隻能作為應急之用。
二人不一會便將一大碗炒麵食盡,均讚華靖博學。華靖一笑不再多說,下令大量製作,叫軍士每人一袋十斤自攜,並叫騎兵於馬上各帶熏肉三十斤,其餘糧草由後軍緩緩押送前行。叫田豐領顏良、文醜統軍五萬去取定襄,自統郭嘉、典韋、華雄亦提兵五萬往取雁門,留下一萬人馬守住代郡。
不數日一切準備停當,華靖等人大軍齊出,越山而行。山中行走非止一日,大軍蜿蜒而進,華靖命軍士一路獵殺山中野獸,以充軍糧,倒也樂趣橫生。這一日出得山來,華靖與田豐等人分別,田豐與顏良文醜二人西向直取定襄,而華靖折向南行,襲奪雁門,二軍分道揚鑣,絕塵而去。
先說田豐、顏良、文醜一路,軍士疾行三日趕至定襄城外,田豐早使探馬探得定襄城中隻有守軍三千人,於是田豐未叫軍士紮營,便使顏良文醜二人統五萬大軍強行攻城,而定襄城內三千守軍雖是以逸待勞,但終究不是五萬虎狼之師的敵手,又無大將駐防,不到頓飯時間,已被顏良文醜率軍攻破,田豐等統大軍入城暫歇,休整一夜,次日,田豐留下一萬兵守城,自統大軍四萬南下彙合華靖軍馬,並快馬報與華靖。
華靖此時尚未趕至雁門,聽聞田豐等人已攻下定襄,不由大喜,對郭嘉道:“元皓等已攻下定襄,而探馬來報,袁紹聞吾跨山出兵並州,已使高幹統兵五萬屯於雁門,吾等當何策解之?”
郭嘉沉思片刻說道:“此事易也,吾等可緩行以待元皓,先使人借作定襄敗兵,潛入雁門城內,待吾與元皓彙合之後,圍住雁門城池,裏應外行,則雁門一戰可下。”
華靖細想確是好計,然潛入之人必須智勇兼備者,且未曾現身於陣前,敵不能識,否則隻能枉送性命,反壞大事。於是對郭嘉道:“吾軍中將領袁紹皆識,若遺小卒前往,又恐勇武智謀不及,依先生之見,何人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