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剛要答話,身旁管亥卻是聽得大怒,舞刀催馬上前,大吼一聲:“麴義小兒,無知之輩,管亥在此,且受我刀來。”說罷掄刀就剁。
麴義連忙舉刀招架,二人雙刀並舉,戰在一處。麴義雖是袁紹手下大將,但終究不是管亥的對手,戰了二十餘合,已然不敵,連忙舉刀一陣搶攻,待管亥稍退,圈馬敗回本陣,管亥於後急追,而太史慈見管亥孤身追敵,恐其有失,忙叫大軍一同掩殺,麴義見太史慈兵盛,連忙領兵退回城內,太史慈追至近前,隻見城門緊閉,吊橋高起,城上箭如雨下,隻得引軍回營。
次日,太史慈領兵出戰,但麴義令人緊閉四門不出,接連三日皆是如此,太史慈心中急躁,聚眾將商議對策,沮授看太史慈急躁不安的樣子,微微笑道:“子義不必如此,量一小小趙國郡城,豈可阻我大軍,吾有一計,可破城擒賊。”
太史慈聽了大喜,忙拉住沮授雙手道:“沮先生有計何不早說,害我如此心焦,快快教我如何破賊?”
沮授笑道:“吾今可行圍三缺一之策,現其緊閉四門不與我戰,吾等便要強取,然若四門緊圍攻打,其必無路可退,必定死守,今吾隻圍其南、西、東三麵攻之,北麵吾等雖也要使人圍住,但不必緊攻,隻作圍城模樣,其見三麵敵強,一麵勢弱,必由北麵突圍,棄城而去,吾等於城北三十裏處漳水岸邊堤內設伏,待其敗至,大軍圍而殲之,則麴義必擒。”
太史慈聽罷連道妙計,傳令軍士明天開始圍住城池,日夜攻城不停,獨北麵示敵弱勢即可,眾軍士連忙準備攻城器具,準備來日激戰。
第二日,太史慈命周倉帶二萬精兵去漳水岸邊設伏,自己領管亥、沮授、程渙緊緊圍住趙國郡城三麵攻打,一時間滿天箭雨紛飛,滾木雷石、沸水滾油,雲梯撞車交錯,城上城下,喊殺聲、慘呼聲、叫罵聲四起,一片地獄模樣。太史慈鋼牙緊咬,於後督戰,青州軍士也奮勇當先,一批批湧向城頭。
城上麴義見青州兵不顧生死,如瘋狂般衝至城下,心中出暗暗吃驚,歎青州兵悍不畏死,同時憂上心頭,概因城內隻有守軍萬人,三麵城上已顯兵力不足,曾有多處被青州兵攻破,雖軍士死戰,又將漏洞堵死,但如此下去,早晚城破,不如棄了城池,暫回鄴城,待袁紹回兵時,可彙合一處共擋之,於是下令收攏兵馬,棄城開北門而去。
太史慈萬分焦急,攻城已將近一天時間,軍士死傷慘重,如再不能攻下,到晚間更是不利。正焦慮間,忽聞麴義果然棄城而去,心中大喜,忙令管亥領兵於後追趕,自己率兵衝入城內。且說麴義逃出城來率殘兵三千餘人往北奔逃,行至漳水河邊,剛要叫軍士埋鍋造飯,忽聽前麵河堤內喊殺聲震天而起,一隊人馬攔在前麵,當先一將,麵如鍋底,手提大刀,高聲叫道:“麴義還不下馬受降,周倉在此等候多時了。”說罷揮刀領兵殺來。麴義大呼不好,引軍便退,剛剛轉回身來,隻見後邊灰塵漫天,管亥領一隊人馬趕到,彙合周倉大隊,將麴義三千殘兵緊緊圍住,麴義四顧見已無路可逃,隻得下馬請降,管亥叫人押了麴義,同周倉一起回轉趙國。
太史慈在趙國城同清點人馬,卻是悶悶不樂,此戰死三千餘人,重傷二千餘人,輕傷無數,不成想在小不的趙國一地,就損失了五千人馬,這如何向華靖交待,這時聽報周倉、管亥已擒了麴義歸來,盡伏其三千殘兵,這才出了胸中一口惡氣,叫人押下麴義,聽候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