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所曾經說過:“如果父母不願意在晚餐時與孩子談論金錢話題,那麼孩子長大後,絕對不會明白如何管理金錢。”
因為中國文化因素的緣故,我們很多家長不願意和孩子直接談起有關金錢的話題。但是,家長們,不要以為有關金錢的話題比較敏感便索性不提,或許你認為孩子還小,不懂金錢的意義,這隻是父母單方麵的錯覺。
隨著現代傳播手段的日益發達,不管父母有沒有對孩子進行有關金錢的教育,孩子都會以他們自己的方式聽說甚至學會“金錢”的知識。你願意與孩子一起探討與錢有關的話題呢,還是讓他自己道聽途說,胡亂摸索呢?
所以,父母每天都應該再晚餐的飯桌上花一點點時間,和孩子坦然聊聊有關金錢的話題,這些點點滴滴的累積,都將在日後成為孩子獲得美好生活和穩健財務的基礎。
令孩子日後突然接觸到金錢感到手足無措。因此,先從零用錢開始,適當地學習金錢的管理。零用錢是“孩子學習消費的學費”,花錢看似簡單,實際並不簡單,孩子要從資訊彙集、商家選擇、價格比較、物品的必需性,甚至為了交易而投入時間和心力,如此審慎的決策過程,實現了孩子明智消費、節約開支、隨時儲蓄的“財商”教育。 我們提到的“股份製”小孩,源於“股份製”家庭,“股份製”家庭是一種新生的家庭企業式經營模式,是將家庭的資產總額轉化為一定量的股份,家庭成員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實行“股份製”管理的家庭,通常讓孩子擁有少量的股份,作為孩子“財商”教育的激勵機製,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股份製”小孩的“股份製”生活不同於普通孩子,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表現良好,就增加其持有的家庭股份作為獎勵,股份可以用來換取零用錢和玩具等等;犯了錯誤就減少股份以示懲戒。長此以往,孩子不僅能夠做到自我規範行為,增強學習和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在“股份製”家庭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接觸並且學會如何運用財富,即所謂完成孩子的“財商”培養計劃。 “股份製”管理隻是手段,培養智商、情商和財商,三“商”俱高的孩子,才是“股份製”家庭子女教育追求的目標,教會孩子們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理財的概念,正確地對待財富,這是家長們必做的功課。
財商教育,階段性推進步步為贏 “財商”的培養絕非一蹴而就,要進行階段性地統籌和安排。家長們如何開始對孩子進行理財觀念教育呢?應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
對待小學階段的小孩,家長應當幫助孩子掌握一些理財的最基本知識,如消費、儲蓄等,並適當進行嚐試。帶孩子逛街,不妨給孩子一些零花錢,鼓勵他去購物付款,既使孩子了解金錢的實際價值,又可鍛煉其膽識膽量;親自帶著孩子或者鼓勵他自己正式去銀行開戶,把省下來的零用錢、壓歲錢等存入專門的帳戶,還要將銀行儲蓄的方法、種類、利率、計算利息等知識逐漸地教授給孩子;允許孩子管理自己的帳戶存款,孩子通常喜歡帳戶上金額越積越多,逐漸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不要過分控製孩子的支出,要讓他學會合理消費。
孩子升入中學,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嚐試買保險、證券、甚至股票,讓他體驗做受險人、做債權人、做股東的滋味,使其對投資與收益產生感性認識。培養孩子良好的消費習慣,懂得進行價格比較購物消費;在家長有關財務問題的討論中,不妨讓孩子適當加入,要使孩子懂得家庭收入的有限性,在開銷上必須做出取舍的道理;更要使孩子們懂得隻要通過自身的智慧和辛勤勞動就可以合理、合法賺錢的道理。
大學生理財,也不外乎“開源節流”四個字。現在大學裏經常能夠提供一些兼職的機會,常見的信息來源有勤工助學辦公室、學生會及社團,還有BBS兼職版,不過他們提供的兼職機會各有特點。對大學生來說,既要有推薦自己、努力嚐試的勇氣,也要選擇合適的平台,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兼職機會。合理安排學業的同時開辟財源,擺脫經濟上對父母的完全依賴性,獲得豐富的社會閱曆,邁出踏入社會的第一步。
“財商”教育,言傳身教優於傳承財產 父母對子女的理財教育,並非隻是刻意的教導,言傳之外,更要注重身教,示範性教育通常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孩子的理財意識和理財風格。這些都可以算作“財商”教育的早期成本投入,日積月累,通過從小對孩子進行係統的“財商”家庭教育,使孩子在成年後能夠迅速適應商品社會撲麵而來的財富要求;相反,由於從小缺乏理財概念,步入社會之後再去彌補已是亡羊補牢、事倍功半了。因此,早日灌輸理財思想,使子女日後獲得提升財富的能力,是一件以小搏大,受益終身的事情。
父母言傳身教、貫穿孩子一生的“財商”教育,不外乎理財觀念、理財能力和創富欲望。
理財觀念的教育。科學端正的理財觀念對孩子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理財,要教育孩子其中之“道”。理財之“道”其實與人生之“道”息息相關,理出同源。
理財能力的教育。家長對於孩子理財能力的教育,事無巨細,都應關注。小到簡單的數學運算,大到個人理財戰略和策略的設計都應給孩子適當的教導和指引。實踐出真知,理財也是如此。 創富欲望的教育。人的價值衡量標準就在於對社會所做的貢獻,而創造物質財富正是對社會的巨大貢獻的重要表現。家長們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從小培養孩子一種追求卓越,追求富裕,追求成功的思想意識和強烈渴望。 注重提升孩子的“財商”指數,而非家庭財產的傳承,讓孩子掌握以錢賺錢的本領,比爾蓋茨是這樣做的,巴菲特也是這樣做的。
借鑒巨額財富創造者的成功經驗,何樂而不為!@!~%77%77%77%2E%64%7500%2E%63%6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