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唱罷登場(1 / 2)

斷斷續續下了半月有餘的雨水終於停歇,是日晴空萬裏,遼闊無雲。

藥館內仍舊是一片忙碌景象,櫃台上擺滿了各式中藥材,如同一座五彩斑斕的山峰,藥香肆溢。藥櫃後,一襲靛色道袍的池宣,素手握一杆小銅稱,眉頭微蹙,看著對應的診單,正在悉心調配著眼下的六七副處方。

大堂後還擺放著幾個草藥碾磨工具,金石研磨聲不絕於耳。

堂前,病人們排著隊,領取配藥,因如今藥館人手實在不濟,病人之間也隻得是相互照顧,有餘力行動的,便可領了藥爐炭火自行煎熬。

“先下石膏,水煮開半柱香,再放其他的藥,可記住了?”澤憫在藥館雖才半月有餘,卻早已熟悉這館內外的一切,此刻正溫言向一位白發佝僂的阿嬤叮囑道。

“咳,咳,好。”阿嬤捂著嘴咳嗽兩聲,道過謝,蹣跚著走向一旁的後廚。

“哥,我去給姑娘送湯藥。”澤荷眼見著手中的藥劑快發完,輕聲道。

澤憫點點頭,不遠處的號角聲傳來,這是南城門要開放前的號令。

因得誠雪夢中的那劑方子竟起了奇效,許多輕症的病人已漸漸康複,每空出一些席榻,宋校尉便又開門收納些許流民。

澤荷端著尚冒熱氣的湯藥,推開門時,澄懷正偎靠在床欄上給自己診脈,發絲微微有些淩亂,唇色與麵色仍是蒼白,但看得出精神已是大好。

“姑娘,藥熬好了。”澤荷走近,小聲道。

“辛苦你過來。”澄懷撐著坐起身,朝澤荷笑了笑,接過苦澀渾濁的湯藥,甚至沒有一絲猶豫,大口大口的啜飲而盡,隻留了最末一口藥渣,然後問道:“近日藥館病人可還多?我病的這些日子,辛苦你們了。”

“病人不算多,姑娘你還在病中,不要掛心。”澤荷仍是聲若細蚊地回應道,不過如今她對澄懷已熟稔了許多,不像最初那般,字都是一個一個地向外蹦。

不遠處的蒔花閣內,也是一派平和,一些已痊愈的病人,感念金霄城的救濟之恩,還自發留下來,幫忙熬藥、看顧。曾經聲色犬馬的蒔花閣,如今卻是一派明媚質樸。

前日雨停後,宋校尉便命人到閣頂打開了經久塵封緊閉的兩扇天窗通風散疫,此刻,正午的陽光從天窗流淌進來,照見閣內微微揚起的灰塵,大鍋爐中沸騰的水汽氤氳。

而此刻,一位看樣貌不過十八九歲的沙彌,正牽著一匹馬從蒔花閣的門前經過,見得閣內七彩佛光大盛。

他不顧眾人異樣和探尋的眼光,隻身走入蒔花閣中,於台上席地而坐,點燃一支長明燭,雙手合十,專心地誦念起經文。

那聲音原本並不大,卻不知為何,傳入耳中,竟越發地聲勢如洪鍾,在那忽遠忽近的叨叨絮語之下,間或有原本信念佛教的人,也放下手中所碌之事,盤腿而坐,合手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