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自己困在從前的日子裏
不能盡快適應新環境,就會導致過分的懷舊。一些人在人際交往中隻能做到“不忘老朋友”,但難以做到“結識新朋友”,個人的交際圈也大大縮小。此類過分的懷舊行為將阻礙著人去適應新的環境,使你很難與時代同步。回憶是屬於過去的歲月的,一個人應該不斷進步。我們要試著走出過去的回憶,不管它是悲還是喜,不能讓回憶幹擾我們今天的生活。
張雯雯是某校一名普通的學生。她曾經沉浸在考入重點大學的喜悅中,但好景不長,大一開學才兩個月,她已經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連續兩次與同學鬧別扭,功課也不能令她滿意,她對自己失望透了。
她自認為是一個堅強的女孩,很少有被嚇倒的時候,但她沒想到大學開學才兩個月,自己就對大學四年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她曾經安慰過自己,也無數次試著讓自己抱以希望,但換來的卻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以前在中學時,幾乎所有老師跟她的關係都很好,很喜歡她,她的學習狀態也很好,學什麼會什麼,身邊還有一群朋友,那時她感覺自己像個明星似的。但是進入大學後,一切都變了,人與人的隔閡是那樣的明顯,自己的學習成績又如此糟糕。現在的她很無助,她常常這樣想:我並沒比別人少付出,並不比別人少努力,為什麼別人能做到的
,我卻不能呢?她覺得明天已經沒有希望了,她想難道12年的拚搏奮鬥注定是一場空嗎?這對自己來說太不公平了。
進入一個新的學校,新生往往會不自覺地與以前相對比,當困難和挫折發生時,產生“回歸心理”更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狀態。雯雯在新學校中缺少安全感,不管是與人相處方麵,還是自尊、自信方麵,這使她長期處於一種懷舊、留戀過去的心理狀態中,如果不去正視目前的困境,就會更加難以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建立新的自信。
一個人適當懷舊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因為懷舊而否認現在和將來,就會陷入怪圈。不要總是表現出對現狀很不滿意的樣子,更不要因此過於沉溺在對過去的追憶中。當你不厭其煩地重複述說往事,述說著過去如何如何時,你可能忽略了今天正在經曆的體驗。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追憶上,這會影響你的正常生活。
我們需要做的是盡情地享受現在。過去的再美好抑或再悲傷,那畢竟已經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沉澱。如果你總是因為回憶昨天而錯過今天,那麼,在不遠的將來,你又會回憶著今天的錯過。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你永遠是一個遲到的人。不如積極參與現實生活,如認真地讀書,廣泛地交友,了解並接受新生事物,順應時代潮流,不能老是站在原地思考問題。如果對新事物
立刻接受有困難,可以在新舊事物之間尋找一個最佳的結合點,再從這個點上做起。
說穿了,回到從前也隻能是一次心靈的謊言,是對現在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敷衍。史威福說:“沒有人活在現在,大家都活著為其他時間做準備。”所謂“活在現在”,就是指活在今天,今天應該好好地生活。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們都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