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一直親力倡行軍事裝備改革,尤其是在海軍建設上麵,花費了巨大心血。容閎來天京後不久,請來了同樣在外留洋漂泊的陳蘭彬,相比之下,陳蘭彬對歐洲極為熟悉,更是多次旅居英國,楊華大喜之下,任命陳蘭彬為商務外辦,主持歐洲事務,或明或暗地通過各種渠道,從西歐列強輾轉取得許多軍事先進技術和軍事理論知識,極大地豐富了天國軍校的教學內容,也助成了安慶輪船局能自主製造較大型的軍艦。
在新落成的海軍大廈裏,海軍的重要將領全集一堂,因為天王要聽取他們這些日子來的工作彙報。
由於海軍總司令唐正材仍在福建海麵與清朝水師作戰,總體工作由海軍副總司令胡鼎文進行總體彙報,經過海軍學校的理論學習及參與四川作戰等戰役,表現極為出色,曾讓極為出色,曾讓楊華大歎“孺子可教也”,從而一掃太平天國無傑出水軍統帥的心中陰影。
胡鼎文目光犀利地一掃彙報表,立時朗聲說道:“目前我國海軍實力大幅度增長,擁有兵力10萬餘人,占全軍戰鬥部隊的1\70,其中江河防守部隊六萬三千人,海軍陸戰大隊八千五百人,擁有大小軍艦一千二百艘,其中全新大型鐵甲艦五艘,其餘均為鐵甲或三桅風帆改造而成。
最先下水的“勇敢”號,排水量3800噸,航速10、8節,武器裝備有180mm前裝線膛炮4門,150mm8門,285mm重炮3門,15磅後膛炮2門,87mm4門,裝甲11、5mm。
“天威”號,排水量6085噸,航速18、2節,裝備有唯一的1860係統,該係統為我國獨家研製的聯裝火炮係統,50mm速射炮8門,135mm加農炮4門,並建有鋼甲炮塔285mm重炮,采用複合裝甲,厚300mm,為我國製造技術最先進、火力配備最強大的軍艦。
“華威”號,排水量4100噸,航速20、2節,主要裝備有4門340mm火炮,30磅後膛炮3門,180mm前裝線膛炮2門,裝甲厚度為180mm。
“民威”號,排水量4800噸,航速21節,主要裝備有2門340mm火炮,15磅後膛炮3門,180mm前裝線膛炮3門,首艦裝備魚雷發射管。
“複仇”號,排水量6876噸,航速22、3節,主要裝備1860聯裝火控係統,50mm速射炮6門,72mm速射擊隊炮4門,加農炮5門,裝甲厚度為150mm。”
胡鼎文一說完,眾人眼裏滿是興奮之色,本國終於有了一支真正可以走向大海的先進艦隊了。
楊華再次露出了欣喜之色,他望著江河防守司令候觀勝,微笑地問道:“候司令,以你現有的六七萬人的兵力能否完全封鎖長江一線沿岸地區?”
候觀勝為難地搖頭道:“總體情況,陛下是知道的,目前江河防守部隊的編製是按軍艦先進性劃分的,連總司令在福建海麵上的3萬水師也包含在內,目前在位兵力從數量上是可以控製長江主動權的,但我們缺乏相應的大型艦隻,如果清軍得到外國的大型火輪艦船,那麼我們的勝算又將大打折扣,臣懇請陛下能調配一部分大型艦隻給我們,到時臣必定不負聖望子成龍,一舉封鎖長江,切斷湖南、江西與清虜的聯絡。”
楊華聽後點了點頭,再次將目光投向胡鼎文,說道:“胡司令,孤倒是有個建議,從即日起海軍分編為兩支艦隊,組成天國第二艦隊,由江河防守部隊管轄操作,除新建成的鐵甲艦及少量魚雷快艇、驅逐艦、炮艦外,其餘所有艦隻一律調給第二艦隊,包括升級後的‘飛劍’、‘狂龍’、‘神盾’、‘中華’、‘天祥’五艦。第一艦隊由你負責,主要進行海權、陸權維護,所缺艦艇由新生產的軍艦補充,成為真正的、孤心目中的‘藍水’艦隊,海軍陸戰大隊也隨同你們進行協助作戰。”
楊華一言既出,候觀勝、胡鼎文兩人不約而同地露出了喜色,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各自成了實權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