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衣的錦衣衛就從各個角落圍了上來,劉淩安排他們善後,跟上了皇後一行人。
待走到偏僻處,他躬身謝罪道:“微臣失職,差點被那歹人蒙騙。”
皇後搖搖頭,麵具下唯見一雙秋水剪瞳:“劉大人,你很聰明,反應很快,身手也很好。”
“娘娘謬讚,微臣萬不敢當。”
皇後伸手示意他起來,幾人便在街邊找了一處茶攤等皇帝。
貴妃好奇問道:“劉大人,你剛才說魏國公一脈相承,怎地那宋連山一下就惱了,可是魏國公府上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劉淩怔愣了一下,他說那些是為了激怒宋連山,讓他露出本來麵目,但他忌諱著皇後和貴妃在,才沒有把話說那麼清楚,如今又如何在他們麵前說這些醃臢事。
他正犯難,皇後道:“魏國公是武將出身,有從龍之功,但如今天下安定已久,魏國公便拜師在大學者秦臻名下,又不肯下功夫用心學,肚子裏沒幾兩墨水,卻平時愛附庸風雅,學別人辦詩會開雅集,你今日瞧他兒子,可不又是這樣?”
貴妃恍然大悟般哦了一聲,撇嘴不屑道:“這父子倆可真是一脈相承。”
劉淩看皇後微微衝他點了一下頭,知道這是在幫他解圍,心下便癢癢的,似有一絲羽毛落在了心尖上,攆不走落不下。
皇後道:“劉大人一身好功夫,師從何人?”
即便劉淩知道皇後不過是在轉移話題,依然認真答道:“微臣沒有拜師,不過是自小流浪的時候,想要活下去便要少不得與人爭執,微臣這一身拳腳都是挨打學會的,挨打挨多了就學會打人了,所以微臣的功夫上不得台麵,也就整治這些街頭無賴的時候最實用。”
他說完,又覺得懊悔,為什麼每次在她麵前都不敢說假話,甚至不敢敷衍,可說這些有什麼用?讓別人可憐?自小他最討厭被人同情。
他忍不住瞥了一眼趙嬤嬤,唯恐再被她訓斥,可見趙嬤嬤麵色並無不豫,甚至回了他一個帶著同情的笑意。
皇後眼中的也生出幾分憐憫,柔聲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所以劉大人今後必然飛黃騰達。”
這時,一個小旗上前來,將那個被搶走的香囊奉上:“大人,東西找回來了。”
劉淩拿了香囊,遞給趙嬤嬤。
趙嬤嬤嫌惡地看了一眼,接都不想接:“這是娘娘貼身的東西,被這等賴豬泥狗一樣的人碰過,要不得了。”
“勞煩劉大人,抽空處置了吧。”
劉淩捏在手裏,剛想放進胸口收起來,又覺不妥,趙嬤嬤說的處置是怎麼處置,他也不明白,隻得先牢牢握在手裏,躬身抱拳道遵命。
貴妃饒有興趣地看了一眼劉淩那隻似乎無處安放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