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禮部建立謀匈奴(2 / 2)

有這些因素在裏邊,隻要新朝能夠把定下的計策實施下去,成功的可能性很高。新成立的禮部就是掌管新朝與周邊屬國的關係的,現在,即使是匈奴在名義上也是新朝的屬國,雖然這個屬國不把新朝放在眼裏,但名義還在。而王莽定下的計策恰恰需要這份名義,隻要運用得當,新朝能夠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徹底消除匈奴的威脅。

哀章建立禮部之後,就以禮部尚書的名義召見西域使臣,他不愧是靠嘴皮子起家的,在他的口中,為西域使者描繪了西域各國在新朝的協調與帶領下,通過各國的齊心協力,集結起西域的強大力量,掃平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並把西域那些匈奴的走狗全部殲滅,分了他們的土地財富的美好景象。

哀章的描述很有吸引力,他把集合西域的力量這件事描述的很容易,雖然這是他所描述景象的基礎,但是在使臣們見到大新朝的強盛之後,他們都自動相信集合西域的力量必定會成功。他們相信這些之後,後麵的就好說多了,即使他們還有疑問,但這些問題容易解釋,他們很快就沉浸在擊敗匈奴,擊敗匈奴在西域扶植的勢力之後瓜分戰利品的美夢之中。

說服這些使臣之後,哀章派出大量使者組成使團出使西域,出行的還有一部分是大新的將軍,他們將會協調西域各國的軍事力量,一同抗擊匈奴。

哀章在把西域的事務完成之後,立即進宮向皇帝表功。王莽看著哀章,不由得想到,做這些事情,還是哀章最拿手,可見什麼人都是有用處的。王莽嘉獎哀章一番之後,哀章連連說這是在陛下的英明指導下才取得的,他就接著向王莽詢問如何處理鮮卑的事。這次哀章進宮的所有目的就是拍馬屁,他知道這次的計劃值皇帝想出的,他要做出一副對這份計劃佩服到五體投地的樣子,讓皇帝感到滿足。

對於鮮卑,王莽是防備的,畢竟鮮卑在此後的數十年內打敗匈奴,成為草原新的霸主。從鮮卑的發展來看,鮮卑必定會成為新朝日後的大敵,新朝需要消耗匈奴的力量,同時也不能讓鮮卑得到發展。這樣,新朝就隻能給鮮卑名義上的好處,甚至是土地都可以給他們,隻要不讓它們獲得真正實際的、可以很快得到使用的利益就行。至於這部分利益,分給高句驪、穢貉等國也可,甚至自己獲得也可,隻要不落到鮮卑人手裏就好,同時還要讓鮮卑人覺得他們獲得的東西是值得他們的付出的,這就夠了。

哀章覺得馬屁拍的足夠了,也獲得了皇帝陛下的真正意圖,就高高興興的離開了。王莽看著哀章離開,對一邊的桃子說,“雖然我最器重的幾個大臣中哀章的能力最差,但他知道他的一切都是我給的,所以他是最好用的。”

桃子想了想認真的說:“雖然我知道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大家都說哀章的人品不行,他的缺點比優點更多。”

王莽看著自己的妻子,笑著沒有回答。

哀章在回到禮部之後,召集了自己的那些手下,讓他們準備出使鮮卑和高句驪、穢貉等國,對於要答應這些勢力的哪些要求,哀章給出了底線。他們都做了充足的準備,準備出使鮮卑、高句驪、穢貉等國。

哀章的這些手下,很多都是滾刀肉一類的人,讓他們作為使節出使,王莽可是費了一番功夫的,畢竟使節是一個國家的臉麵。但王莽卻對這些使節給予了高的評價,並且維護他們這些人,讓他們能夠不受到百官的攻擊。王莽的行為讓這些人感激涕零,他們被人們瞧不起,即使他們的行為已經改了,但人們還是帶著舊的眼光去看他們,他們其中有許多人徹底放棄自己。如今,皇帝陛下認可了他們的能力,認定他們能夠為國家做出貢獻,讓他們受寵若驚,讓他們有獲得知己的感覺。當國家的任務交到他們手裏之後,他們紛紛保證即使失去生命也會完成任務。

在任命這些人為使節的時候,還是有些官員反對,但王莽直接無視他們的反對,王莽堅持自己對這些人的看法是對的,隻要給予他們機會,他們必定會為國家做出貢獻。

隨後,這些使節離開了長安,他們懷著一顆為國出力的心,冒著嚴寒走向北部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