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各國的民族構成及其起源(1 / 2)

不列顛:英格蘭人屬於日耳曼種,盎格魯-薩克遜人和傑特人入侵不列顛後建成了:威塞克斯,埃塞克斯,麥西婭,肯特,挪森伯利亞等七個國家,也就是英國曆史上的“七國時代”。後來維金入侵,與是又和北歐海盜融合了,做後是諾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主英倫,所以在英格蘭人的血管裏又注入了諾曼法國人(實際上是北歐海盜和法蘭克人的混血後代)的血液。北部的蘇格蘭人和西部的威爾士人是土著凱爾特人的後代。

法蘭西:法國人可能算得上是歐洲最大的雜種了(我絕對沒有惡意)法國最早的居民是凱爾特人——亦即羅馬人所說得高盧人,其實高盧人的血統也不是那麼純,分為好幾支:山內高盧:他們是最先侵入意大利北部的外族人,曾經多次和羅馬人發生血戰,一度攻陷羅馬的外城,後來被羅馬征服。山外高盧——亦即長發高盧,而山外高盧又分為三支:納爾傍高盧(居於法國東南羅納河穀和今天馬賽一帶的海岸線上),阿基坦高盧(居於法國西南部以及中央高原),比利時高盧(居於法國東北塞納河與萊茵河之間的平原地帶)。其中比利時高盧原是渡河逃荒的日耳曼人的後代,他們是高盧人中最勇猛善戰的,也是風俗與河對岸的日耳曼人最接近的。此外還有瑞士的赫爾維蒂人,西班牙的伊比利亞-凱爾特人。凱薩征服高盧人以後,高盧人迅速拉丁化,形成了羅馬高盧人這一特殊種群。公元四世紀以後,日耳曼人大舉入侵高盧,西哥特人在圖盧茲,勃艮地人在裏昂,法蘭克人在圖爾建立了各自的王國。法蘭克人在公元五世紀時就吞並了整個勃艮地王國和西哥特王國的高盧部份,但是勃艮地人的語言和風俗保持了很久,而法蘭西人直到15世紀末葉路易十一時代才建立起對阿基坦的直接統治,所以阿基坦的人種和文化帶有濃厚的羅馬高盧成分。今天的法國人(阿拉伯移民和黑人不算)基本上分為兩大文化體係:北方的法蘭西族,南方的普羅旺斯族。前者帶有較明顯的日耳曼痕跡,後者是較純粹的拉丁-高盧人。普羅旺斯是西歐曆史上最早形成民族標準語言的地區。今天的標準法語雖然是以巴黎口語為基礎的,但是在語法結構上受普羅旺斯語的影響很深。今天的法語裏,普羅旺斯語在語言學上的另一個意思就是法語。

西班牙人:西班牙最早的土著是伊比利亞人(可能來自北非,巴斯克人就是其後裔)。後來凱爾特人侵入,逐漸形成了伊比利亞-凱爾特人。北非的伽太基人,羅馬人都曾在西班牙建立殖民地。長期以來西班牙都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西班牙的羅馬化非常徹底,不僅居民全部使用了羅曼語(巴斯克人除外),而且還成為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四位羅馬皇帝就是西班牙出身。然後就是蠻族入侵,汪達爾人,阿蘭人(屬高加索語族),蘇維彙人(亦稱斯瓦比希人)先後建立自己的王國。但是最後操條頓語的西哥特人,驅逐並取代了他們。公元六世紀,西哥特國王勒卡蕾德放棄阿裏烏斯異端改宗天主教,從那以後西哥特人就和當地居民充分融合起來。哥特人在西班牙人的血統裏留下了很深的印記。不幸的是公元8世紀初北非的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西班牙人稱之為摩爾人)入侵並占領了大半個西班牙。在餘下的八個世紀裏阿拉伯文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摩爾人對西班牙人種構成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基督教的北方小王國,還是在南方的摩爾人領地裏穆斯林和基督徒都是高度對立的,正式的通婚很少發生。而且1492年光複運動最終完成的時候。依莎貝拉女王和他的夫君阿拉貢的菲爾南多二世決心迫使摩爾人改宗,但是由於摩爾人常常表麵上皈依天主,實際上秘密崇拜伊斯蘭,所以西班牙的君主們不得不設立宗教裁判所嚴格甄別。後來連這種麻煩的工作也廢止了,幹脆全部驅逐摩爾人。所以摩爾人後代(漏網之魚)在西班牙隻能算少數民族。反倒是是鄰居葡萄牙有不少的摩爾人。

意大利人,意大利最早的居民是伊特魯麗亞人(一種來自北非的棕色人種)。然後是小亞細亞的拉丁姆人(據說是逃難的特洛伊人後代),而西西裏島和亞平寧半島的靴尖居住著希臘人殖民者(西西裏的居民至今仍說一種摻雜了希臘語的方言)。拉丁姆人和伊特魯麗亞人的混血後代——羅馬人最終統一了整個半島。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東哥特人做了主人,這個政權受到被解放的奴隸和下層群眾的支持。但最終還是被拜占庭——也就是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一世所滅,幸存的男人被編入拜占庭的輔助部隊,婦女兒童成為奴隸。真正對意大利產生重要影響的是隆格巴爾德人(屬日耳曼人)5世紀起,從帕潘尼亞草原侵入意大利,他們最先控製了波河平原,然後以此為基地南下占領了托斯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