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在越南,如遇到同自己年齡相仿的人,不要以“先生”、“小姐”、“師傅”相稱,更不能稱“大哥”、“大姐”而應禮貌地尊稱對方為“二哥”、“二姐”。越南人很好客,在南方一些山區作客,可以同他們一起喝“同壇酒”,且第一圈必喝;如不勝酒力,就雙手抱拳向右一舉,即可不喝了。但路口懸有綠色樹枝的村寨和門口懸有綠色樹枝的人家,外人不得進入;傣族人忌諱與他們的姓氏重音的事物的名稱。
緬甸。素有“佛塔之國”之稱。無論什麼人進入佛塔或寺廟,甚至進入某些人家,都必須脫鞋後光腳進入;認為牛是忠誠的朋友,吃牛肉是一種忘恩負義的行為;認為“右為大,左為小”,“右為貴,左為賤”,隨時都要遵守“男右女左”的原則;星期天忌諱送東西給人,星期二忌諱做事;睡覺時,頭必須朝著代表光明的東方。
馬來西亞。伊斯蘭教為其國教,與馬來西亞進行商務活動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三月至七月,因為多數商人均於十一月到次年二月休假,也要注意避開齋月和重大傳統節日。馬來西亞人喜愛綠色,忌諱黃色;忌諱的數字為0、4
13;忌諱的動物有豬、狗,卻極愛貓。
菲律賓。多數人信奉天主教,文化帶有很明顯的西班牙色彩。但菲律賓南部的居民,卻多數信仰伊斯蘭教,遵循伊斯蘭教規。
3、日本、韓國的禮俗
日本是世界商業大國之一。韓國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這兩個國家,同我國的商務往來都十分頻繁,與之進行交往,必須了解其商務習俗。
日本的商務禮俗
日本人經商帶有典型的東方風格,一般比較慎重、耐心而有韌性,自信心、事業心和進取心都比較突出。
( 1)日本
重視禮節和禮貌,與日本商界打交道,要注意服飾、言談、舉止的風度。與日本人初次見麵,互相鞠躬,互遞名片,一般不握手。沒有名片就自我介紹姓名、工作單位和職務,如果是老朋友或者是比較熟悉的就主動握手或擁抱。他們常用的寒喧語是“您好”、“您早”、“再見”、“請休息”、“晚安”、“對不起”“拜托您了”、“請多關照”、“失陪了”等。日本人鞠躬很有講究,往往第一次見麵時行“問候禮”,是30度;分手離開時
行“告別禮”是45度。日本人盛行送禮,一位歐洲人曾調查,在京都的一個家庭每月平均送收禮品達23.7次。每年的“歲暮”和“中元”是送禮最多的時候。他們既講究送禮,也講究還禮,不過日本人送、還禮一般都是通過運輸公司的服務員送上門的,送禮與受禮的人互不見麵。
(2)“笑臉討價還價”。日商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個人涵養,能自如地運用“笑臉式的”“討價還價”,以實現獲取更多利益的目標。他們既保持笑臉和友好的態度,又在利益上毫不放鬆。
(3)“任勞任怨做細致準備”。對商業談判,他們往往事先就已撰寫了詳盡的計劃方案,作了精心準備;若在談判中出現新的變化,他們會日以繼夜地迅速形成文字,使對方充分理解,為其成功創造機會。同他們進行商務交往,在認真準備的同時,還必須有很高的應變能力,隨時有對策。
(4)“吃小虧占大便宜”。這是日商經商的典型特征之一,
其常用的手法是打折扣吃小虧,抬高價占大便宜。與日商談生意,應堅持“看貨論價”,決不要被高折扣率所迷惑,日商很注意交易和合作的長遠效果,而不過分爭執眼下的利益,善於“放長線釣大魚”。例如,日本商人可能會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向你出售某種生產設備,然而當以後再向其購買特有的零部件、配套設備或生產原料時,他們會把價格提到嚇人的高度,獲得大大超過低價出售主要設備而損失的利益。因此,與日商交往時,自己也應有長遠和全局觀念,既注意眼前利益,又不致以後受製於人。
(5)“抓關鍵人物,促成交易”。日商很重視在交易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十分重視做對交易有決定作用的人物的工作,在他們身上不惜花大工夫。在同日商商談開始的時候,去拜訪日本企業中同等地位的負責人也十分重要,他會促使日本企業重視與你之間的合作關係。
(6)日本人在商務談判中往往不明確表態,常使對方產生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印象,甚至誤會。應切記的是,若日商在你闡述意見時一直點頭,這並不表示他同意你的主張和看法,而僅僅表示他已經聽見了你的話。他們在簽訂合同前一般都很謹慎,且曆時也很長,但一般很重視合同的履行。同時對對方履行合同也很苛求。因此,同日商簽訂合同應十分仔細,事前最好有中間人介紹,在合同簽訂前仔細審查,完全理解每一條款的準確含義,以免以後造成糾紛。
(7)日本人的習俗
①日本人喜歡奇數(8例外,9及其他某些奇數也不受歡迎)。在貿易談判時,要照顧他們的感情,盡可能不用偶數。由於日語發音中“4”和“死”相似,“9”與“苦”相近,因此,忌諱用4、9等數字。此外,13、14、19、24、42等數字也在忌諱之列,還忌諱三人合影。
②日本不流行家宴,商業宴會也難得讓婦女參加。商界人士沒有攜帶夫人出席宴會的習慣。商界的宴會普遍是在大賓館舉行雞尾酒會。
③日本人沒有相互敬煙的習慣。與日本人一起喝酒,不宜勸導他們開懷暢飲。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他們不會輕易讓人進入機要部門。
④日本人有當天事當天畢的習慣,時間觀念強,生活節奏快。
⑤日本人很忌諱別人打聽他的工資收入。年輕的女性忌諱別人詢問她的姓名、年齡以及是否結婚等。
③送花給日本人時,別送白花(象征死亡)。也不能把玫瑰和盆栽植物送給病人,ju花是日本皇室專用的花卉,民間一般不能贈送。日本人喜歡櫻花。
⑤在商品的顏色上,日本人愛好淡雅,討厭綠色。忌用荷花、狐狸(貪婪)、罐(狡詐)等圖案。
③在日本,招呼恃者時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並擺動手指,對方就懂了。
③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③在日本發信時,郵享不能倒貼,倒貼郵票表示絕交。裝信也要注意,不要使收信人打開後,看到自己的名字朝下。
韓國的商務禮俗
韓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其習俗與我國朝鮮族基本相同,尤其在尊老愛幼、禮貌待人方麵,更為注重。韓國的商務習俗比較複雜,主要應
意以下幾點:
前往韓國進行商務訪問的最適宜時間是從2月到6月、9月、11月和12月,盡量避開多節的10月以及7月到8月中旬、12月中下旬。
韓國商務人士與不了解的人來往,要有一位雙方都尊敬的第三者介紹和委托,否則不容易得到對方的信賴。為了介紹方便,要準備好名片,中英文或韓文均可,但要避免在名片上使用日文。到公司拜會,必須事先約好。會談的時間最好安排在上午10點或11點左右,下午2點或3點。
在商務交談中,至關重要的是首先建立信任和融洽的矢
係。否則談判要持續好長時間,尤其是在韓國進行長期的業務活動,需要多次訪談才能奏效。韓國商人不喜歡直說或聽到“不”字,所以常用“是”字表達他們有時是否定的意思。此外,在商務交往中,韓國人比較敏感,也比較看重感情,隻要感到對方稍有點不尊重自己,生意就會告吹。韓國人重視業務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舉行。吃飯時所有的菜一次上齊。飯後的活動,有的是邀客人到歌舞廳娛樂、喝酒,並用麥克風唱歌,拒絕是不禮貌的。
四、南美和非洲國家的禮俗
這兩個地區的多數國家,商品經濟不很發達,有些國家甚至還保留有濃厚的原始部落習俗。在這些國家或地區中,各部落的首領(酋長),不僅在政治上,而且在經濟上,權力都極大,若要進入與其開展商務交往,通常都要先給當地的酋長送禮,待獲得其允許後才能進入。因缺乏交往交流,各個國家和地區在禮俗和禁忌方麵的差異極大。因而,在這些地區開展公關、商務活動,應慎重從事。
巴西與阿根廷的禮俗
巴西是南美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種族融合最廣泛的國家之一。巴西95%左右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教。
巴西人感情外露,人們在大街上相見也熱烈擁抱。無論男女,見麵和分別都以握手為禮。婦女們相見時臉貼臉,雖然唇不觸臉,但雙方都用嘴發出接吻時的聲音。
巴西人忌諱棕色和黃色。他們以棕色為凶色,認為深咖啡色或暗茶色會招致不幸;認為人死好比黃葉落下,紫色配黃色為患病之兆。
巴西的男人愛開玩笑,但忌以當地的民族問題作笑料;在巴西,因人種複雜,與人交往時,切勿輕易探問對方的種族。
巴西人忌用拇指和食指連成圓圈其他三指向上伸出(即作美國人的“ok”手勢),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表示。
阿根廷是南美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有“世界糧倉”之譽。
阿根廷人慣於保持體麵,重視禮節,並常以衣帽取人,因而人們平時都很注重儀表,穿西服、係領帶,保持一副紳士派頭。但灰色西服不受歡迎,它給人一種陰鬱之感。
阿根廷人相見,其禮儀與巴西相類似,但商界流行的是握手禮。
阿根廷人忌諱以貼身用品為禮物送人;忌諱談有爭議的宗教政治問題;嚴禁男子留胡須,對滿臉胡須者甚至還追究法律責任。
其他南美國家禮俗
在哥倫比亞,男人進屋或離開時,須與在場的每一個人握手,以示禮貌;女人也須與在場的每一位女性握手為禮。哥倫比亞人喜愛紅、藍、黃色,禁忌淺色。
委內瑞拉人時間觀念強,特別講究辦事效率。討論問題直截了當,討厭別人拖泥帶水,委內瑞拉人分別以“紅、綠、茶、黑、白”五種顏色代表五大政黨,故此五色不宜用在包裝紙上。
委內瑞拉人忌諱孔雀,凡與孔雀有關的東西和圖案都被視為不祥之物。
到智利人家中作客,切忌隨便闖入,必須站在門外等待主人邀請方能進門。談話時,主人的家庭和孩子是較好的話題,切忌議論與當地宗教和政治有關的問題。
在玻利維亞人家中作客吃飯,若飯後飯盤內還留有剩餘食物,是對主人的失禮。談話時,不僅要避免談及宗教和政治,而且切忌讚美智利。
圭亞那人十分尊重產婦,但在生育方麵卻有一個十分奇特的習俗:妻子懷孕在身,丈夫必須忌言;接近預產期,丈夫必須忌食;妻子臨產,丈夫必須裝模作樣地大聲呻吟;孩子一生下來,丈夫則要立即鑽人吊床,抱起孩子當“產翁”,並接受親友的祝賀。
烏拉圭是一個遍地是牛羊的國度,也是世界著名避暑勝地。在那裏,青色因被認為代表黑暗而受禁忌;在其科烈達鎮,戴帽子是未婚女子的一個標誌。
非洲伊斯蘭教國家的特殊禮俗
除地中海和紅海沿岸的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蘇丹、埃塞俄比亞、摩洛哥等國信奉伊斯蘭教外,中非地區的尼日利亞、塞內加爾、但桑尼亞等國居民也多信仰伊斯蘭教。他們除遵奉伊斯蘭教教義外,還有著一些特殊的禮俗及禁忌。
埃及人喜歡綠色和白色,並習慣於用其表示快樂;討厭黑色和藍色,以其表示不幸。喜歡金字塔形蓬花圖案;“針”為其特有的忌諱物與忌諱語,農村婦女通常用該語進行對罵。
利比亞的圖阿雷格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男子戴麵紗的民族,且規定隻有自由民才能戴,奴隸無資格戴。這裏禁酒的法律極為嚴厲。
到摩洛哥人家作客必須主動脫鞋;摩洛哥人認為3、5、7、40是積極的數字;喜歡綠、紅、黑色,忌白色;忌六角星和貓頭鷹圖案。
在馬裏,人們相見時,習慣將一隻手放在胸前,一邊走一邊不停地向對方問候,直至背道走過很遠,彼此聽不見對話為止。馬裏的黑人崇尚黑色為美的象征,其婦女們通過染色使自己更黑更美。
蘇丹人特別喜歡牛,除祭祖、祭神外,一般忌諱殺牛。尼日利亞東部的伊特人忌諱苗條女子,認為隻有胖墩墩的女人才能成為賢惠的妻子。
非洲其他國家的特殊禮俗
埃塞俄比亞,居民有35%信奉基督教,其最大的特點是時間的劃分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他們把太陽升起的時間作為一天計時的開始,這樣格林威治時間上午六點就成為他們的白天零點;而格林威治時間下午六點則是他們的“白天十二點”的結束和“夜間十二點”的開始。他們把一年分為十三個月,前十二個月都是三十天,而第十三月則隻有五至六天。在埃塞俄比亞,一切住宅和公共場所,都沒有門牌號碼。
中非,信奉拜物教和圖騰,每個家庭所崇拜的某種動物為神和力量、勇氣的象征,不能捕殺,更不能食用。男女不能圍成一桌進食,即使兒子和母親、女兒與父親也不例外。若不是同姓的異性,還需分在兩個不同房間進食,即使女婿和嶽母,公公和媳婦也是如此。
加納,酋長有著至高的地位,外來人每到一處,都應拜會當地的首長。加納人把凳子看作是最神聖的財產加以崇拜,凳子既是他們的日用品又是饋贈品。加納人對色彩極為講究,不同的顏色對他們有著不同的含義。
在烏幹達,人們忌諱別人間及有關牛羊的情況,更不允許別人數牛的數量和用手指小羊。
肯尼亞人性情溫和,容易交朋友,但部族意識極為強烈。還認為任何以7結尾的數字均不吉利。
在“銅都”讚比亞,除旅遊觀光地區外,不能隨意拍照。否則,不僅相機和膠卷會被沒收,還可能被抓進拘留所和警察局,甚至可能招來自動步槍的射擊。
在島國馬達加斯加,人們崇敬狐猴,甚至迷信人死後,其靈魂可以在狐猴身上托生。同時,他們不僅將牛群和土地一樣視為神聖的財產代代相傳,而且表現出對牛的特殊崇拜和狂熱。馬達加斯加人認為,人的歲數越大,其智慧越多,因而對老人特別的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