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為了自由市場(2 / 2)

一聽這話,就知道,他接受了朱慈烜的主張。

“陛下,不可呀,國難當頭,如若不慎,國家難續呀。”一個大學士說道。

“而且,陛下有想過,如果定南王沐王爺、寧西王李王爺不同意變革,我朝廷將無所依呀。”吳貞毓苦口婆心說道。

“這個不必首輔大人操心,老師和寧西王於孤商議過,覺得是時候變革了。”朱慈烜嘴角微微上翹,讓太監宣沐天波和李定國使者進來。

隨著太監尖銳的叫聲,沐天波和李定國派出傳達的手下近殿。

“臣沐天波拜見吾皇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臣李嗣興拜見吾皇陛下,拜見太子殿下。”

李嗣興?李定國兒子,他竟然派他過來,讓滿朝吃驚。

“陛下,當今國難當頭,不應墨守成規,秦朝商鞅變革,才有一統六國偉業,我大明若想成就祖宗偉業,隻有變革一路。”沐天波單膝跪下來說道。

“父王也是讚同太子變革。”

閣臣們臉色頓時煞白,吳貞毓強自鎮定,說道:“祖宗有規定,法律必須得到閣臣支持,才能頒布。”

“祖宗也有規定,父皇有權力讓眾位革職。”朱慈烜說道。

太子要革他們職位!眾人臉色再度大變。

“大明閣臣,應當以最實際最客觀的考慮,凡是有利於大明帝國統治,讓大明繁榮的,我們都應該包容、審時度勢的思考,而不應該思考自身利益而否定。”朱慈烜對臉色極差的眾大臣說道。

眾人被一個年齡十三四歲的人教訓,雖然這個人是主子,但是心中還是有些不舒服。

當然如果這樣想,十三四歲的主子就知道這麼多,那麼大明何患不光複?這樣也許會讓心裏舒服多了,不過能這麼快轉變心思的,沒有幾個人,沐天波自然是一個,他算是除了永曆帝以外,最了解朱慈烜的人了。

“從戶部中獨立商業部,由白文選任尚書,並由白文選自選商業部內部人員,對朝廷負責。”朱慈烜宣布說道,白文選是自己人,自己可以參與其中,而且他也將後世的問責製搬入,減少朝廷參與商業部的決議。

“這……”眾人無奈,他們有百般不願,但是無能為力,現在朝廷大權可以說完全掌握在太子手中,他們是虛擺的。

“時間會檢驗我是否正確的,不過,勸告大家,既然這一變革搬入法律,請大家遵守,否則絕不容情。”朱慈烜嚴肅說道。

朱慈烜代替明帝國頒布了《公司法》,並且將私有財產受到保護寫進了《大明律》,這個充當大明憲法的法律中。

生產力、製度、市場等都是私有資產發展的外在因素。

幾天後,昆明、玉溪、曲靖等地官府對當地的作坊進行等級,並且做出相關規定,官府的隻能轉變成監督。當然要想一下子完全轉變,那是不可能的,需要一段時間沉澱。

朱慈烜以鋼鐵廠廠主的身份對市場進行考察,與昆明、玉溪兩地方的一些作坊主,現在應該稱為工廠主,進行聯係,購買他們的產品。

“殿……龍公子,我總覺得您這樣,有點兒……”

朱慈烜身邊,多出了幾個人,一個是沐天波長子沐劍聲,一個是李定國二子李嗣興,兩人年紀都比朱慈烜大,十六七歲樣子,不過在朱慈烜麵前總是一副受教樣子,見到朱慈烜和那些作坊主討價還價,幾人有些看不下去。

“是不是覺得太市儈了?”朱慈烜笑道。

幾人點頭。

“我現在身份是商人,謀求的是鋼鐵廠的福利,在什麼位置做什麼事嘛,商人講究的是利潤,我當然甄選價格便宜而又質量上乘的東西啦。”朱慈烜對幾個大牌隨從說道。

幾人似懂非懂……

“公子,我的作坊已經在官府登記,每年還按照收入上交稅收,質量有保證。”一個老板拍著胸口說道。

剛開始聽說要到官府登記,他有些心慌,不過聽到官府解釋,鬆了一口氣,雖然上交稅收,但是官府不幹涉運營,不限製,也就是說他們能盈利多少就是多少。

“這位公子,別聽他說,我蘇家世代造紙,一個月造出提供你們100擔沒問題.”有一老板也爭搶著說。

擔(石)是朱慈烜製定標準單位中的重量單位,1石=100斤,1斤為0.5千克,當然此時沒有千克這個單位存在。

“殿……龍公子,師父請你過去。”方怡女扮男裝,出現在朱慈烜麵前。

“哦?”朱慈烜臉色一變,然後讓手下處理購買紙張的事情,立即去沐王府。

“殿下,土司不服新律,集合到一處,恐怕有什麼企圖。”沐天波知道朱慈烜有出人意料的武器,所以和朱慈烜商議軍事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