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和同學鬧矛盾怎麼處理
1、傾聽孩子的說法
家長可以傾聽孩子的說法,或者是谘詢孩子的班主任教師,了解事情的整個起因和過程,然後共同的處理這件事情。如果是孩子與班級的同學之間產生了矛盾,導致的惡作劇行為,家長可以要求孩子說出該學生的姓名,並谘詢教師事情是否屬實,確實如此,可要求教師聯係該學生家長給予道歉。
如果事實有偏差,可能是孩子自己錯了,但不敢告訴大人,害怕被責怪,而誤導了家長,可回家耐心教育便可,所以弄清楚整個事情的緣由是最關鍵的事情。
2、家長要保持冷靜
高中生和同學鬧矛盾,家長看到孩子受到委屈後,很容易失去理智,不能客觀冷靜的對待,這樣的態度是不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
家長千萬要淡定,不要再孩子麵前表現你粗暴的一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他會在你的言行舉止中學到你的性格。所以一般正常情況,家長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開罵或者動手。
3、顧及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記住遇到這樣的場合,一定要先平複自己孩子情緒,有些孩子在與同學有了矛盾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對的,覺得自己很委屈,希望家長站在他一邊,為他說話。
這個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平複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把事情先說出來,讓孩子把自己的情緒宣泄出來。當他情緒平複的時候,才可以進行理智的思考。
4、正確教育孩子處理矛盾的方法
不要讓孩子遇事就忍,這樣的觀念是行不通的。有可能導致孩子以後遇事畏首畏尾,不敢做決斷,永遠在隱忍可能會導致心理出現問題。
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不要教孩子使用暴力,但是一定要教會孩子在遇到暴力時如何保護自己。例如最基本的身體保護姿勢,在危險情況下,如何快速逃脫等。要讓他明白,和他人發生矛盾後,如果是對方有錯,選擇立即逃脫並不是懦弱的表現。
高中生怎麼和同學相處
第一、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同學。真誠是兩個人之間交往的基礎,真誠是第一步,讓人家覺得孩子值得信賴。
第二、守時,講信用。朋友之間總是會有一些約定,那麼既然約定了,肯定需要實現,我們不能光說不做,既然說了就必須要做到。朋友之間約見麵必須得守時,這是對人最基本的禮貌。
第三、要互相為對方著想。高中生在和同學相處時,肯定都希望他能夠給自己很多的幫助。所以我們可以提前為同學考慮一些,遇見困難的時候多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這樣他會覺得孩子很貼心,大家肯定都願意跟貼心的人做朋友。
高中生和同學鬧矛盾的後果
高中生和同學鬧矛盾,可能會使其他的性格變得孤僻,有可能會被大家所孤立,甚至會產生厭學等各種不好的影響。它會使其孩子長期處在沒有朋友的狀態中,沒有可以說話的人,久而久之就會使本人性格變得孤僻,不愛說話,行為古怪,不能正常的交朋友,不能融入校園生活中。
往大了來說,還可能會因其性格孤僻,行為古怪被大家所孤立。而孤立的感覺就像是在黑暗的夜晚中,獨自漂泊在一望無際且浪頭翻湧的大海上,隨時會被淹沒,窒息。
這樣發展下去就會使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會不願意來學校,不願意與人相處。而一旦發生了和同學關係不好的事情後,先要做的是反省自身,看看自己哪裏不好,需不需要自己去改正,如果不是自身的問題就一定要告訴老師和家長讓他們介入進來,不能讓其演變成校園霸淩,要不然受傷的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