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案在同簡少仲等人經過討論後逐漸修改定型,現在等待的便是在合適的時間將之付諸實施了。
新通州的建設隨著新移民的到來快了很多,首先是投入人力對水利灌溉係統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造,同時擴建了礦石冶煉廠和銅礦開采坑,另外新通州的圍牆也開始了擴建和鞏固,在碼頭附近開始動工修建兩個可以覆蓋整個港口水道的炮台以及新的瞭望台。不過唐鵬天最希望的還是拓展和清理新通州的港口水道,使得水道足夠支持大型船隻的航行而不是現在的隻有中小船隻可以通行,但是缺乏合適的施工工具和相關的專業人員使得這項工作進展緩慢,讓唐鵬天和簡少仲遺憾不已。
此外修建一個燈塔為在海上航行的船隻提供導航也被提到了日程上,經過多名長久在海上討生活的老人的調查後,燈塔的修建地址已經基本確定下來,燈塔的結構唐鵬天也在這些老人的指導下完成了設計,同時選定了燈塔光源的燃料為新通州提煉的魚油,但是在反射光源使用的鏡子上卻遇到了麻煩。反射鏡確定選材為銅,製作一麵巨大的銅鏡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了(目前新通州的技術水平還不夠,缺乏技術高超的冶煉師),何況還要拋光銅鏡使之能良好的反射光源,更加麻煩的是依唐鵬天所見,最好是製作凹麵鏡以便聚集光線使燈塔的光源更加明亮,能照射更遠的距離,而凹麵鏡的製作卻更加困難,這一下導致燈塔建造工作陷入了停頓狀態。
技術上的缺陷導致的問題讓唐鵬天再一次感覺到新通州技術力量的匱乏,這讓他開始思索任何解決中國傳統上對技術過度的敝帚自珍和門第觀念導致的技術失傳嚴重的問題,除去過度的門第觀念和缺乏對技術專利的保護外,大多數手藝人和技術工文化程度不高也是關鍵,此外“教出徒弟餓死師傅”的心力也嚴重阻礙了技術工的培養,所以得想辦法讓人們覺得教授徒弟是件有利可圖的事,而且也得讓人覺得把祖傳秘技拿出來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這樣以利益為導向逐漸誘導人們改變傳統的觀念。
就在唐鵬天對這個問題傷腦子的時候,一個消息讓他不得不放下這個傷腦子的問題把注意力轉到其他的地方上來:最多再有半個月,代表大明朝廷的欽差吳道衝就將帶著冊封朱蠻國王的聖旨和一批移民一起到達新通州了。
吳道衝作為此行的欽差,又是大明第一次對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的冊封,所以他很是做了一些準備,首先便是從留守香港的李超那裏打聽所謂朱蠻國風土人情,李超無奈之下隻好自由發揮胡編亂蓋了一番,不得已之下為了避免露餡,李超還在數月前讓千木帶來一封信,將自己胡編亂蓋的東西詳細說了一遍,讓唐鵬天他們有所準備。吳道衝此後便是從你寧波那裏要來了上次前往琉球冊封琉球王的封舟,在漳州進行改造修整,以便此次遠航朱蠻國之用,後來又因各地按要求送來了移送朱蠻國的移民,一腦子憂國憂民的吳道衝自然有操心起移民的事務,倒是讓李超好過了許多。
經過數月的準備,現在吳道衝率領的大明帝國的冊封團隊終於完成了封舟船隊的建設,現在這個龐大的船隊已經出發,目標便是新通州。除去帶隊領航的李遠承的船,船隊中還有滿載著近三千移民的各式船隻,這一船隊如此龐大,堪稱自鄭和下西洋後,大明第一次組建的大型遠航船隊,短時間內竟將廣州、泉州和漳州附近的大型海船征用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