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1 / 1)

自中平年起,風雨飄搖,亂象頻生。

先有太平道作亂,裹挾百姓數十萬,聲勢浩蕩。其後皇室傾頹,群雄並起,豪強割據。及至三家歸晉,臣強主昏,內則刀兵四起,煙塵動地;外則蠻夷扣關,牧馬中原。自此神州陸沉,衣冠南渡。南北對峙數百年,互有攻伐,你方唱罷我登場,殺得白骨遍野,赤地千裏。

或許是上蒼吃膩了鮮血淋漓的人頭,懷念起五穀社稷的清香爽口,竟在南朝降下了一位絕世無雙的英雄人物。

蕭燕然,出身於蘭陵蕭氏,生於晉陵郡武進縣。早年間不知從何處得來一份天大的機緣,習得修真法門,迅速崛起為一代宗師高手。至正十一年,其伯父蕭明遠已官至尚書左仆射,在朝中大權獨攬。恰逢北燕皇帝呼延鴻羽曆時七年,終於一統北方,攜大勝餘威,興兵三十萬意欲投鞭南侵。朝中人心一片驚惶之際,蕭燕然挺身而出,願領兵抗燕。蕭明遠命其駐軍江淮天險,對陣北燕三十萬虎狼之師。蕭燕然不負眾望,大敗北燕。此役之後,蕭明遠權勢更盛,進位侍中、司空、錄尚書事,任驃騎大將軍,總掌軍國大權。

北燕皇帝呼延鴻羽在亂軍中為流矢所傷,倉惶回朝後不久便病逝上京,幼子呼延和碩即位。至正十二年,蕭明遠上書,言北燕臣強主弱,朝廷失和,乃天賜良機,請命北伐。此役蕭明遠為主帥,蕭燕然任先鋒,率軍強渡淮河,連克徐州、兗州和青州,陣斬北燕猛將申屠元嘉,蕭明遠獲封琅琊郡公,加太傅。至正十四年,蕭燕然再次領兵北伐,攻克潁川、滎陽和洛陽,向北一直打到北燕國都上京。北燕幼主呼延和碩夭亡,呼延鴻羽族弟呼延鴻德即位,遷都龍城。蕭明遠則獲任相國,領封地十郡,頒賜九錫,封蘭陵王。至正十五年,蕭燕然率軍西出洛陽,下潼關,攻占舊都長安,北出固原,追擊北胡三千裏。自此,中原大定,南北基本統一,蕭明遠因功獲封齊王。

至正十七年二月,天有異象。初,黑雲蔽空,不見天日。淒風怒號,隱隱夾雜有電光火石之聲。良久乃散,複霞光萬丈,虹跨九天。有一九角星芒印於穹頂,流光溢彩,圍以九色煙嵐,雲蒸霞蔚,是以祥瑞之氣,經久不絕。入夜,乃隱。是日傍晚,日月共天,群星皆成朝伏之象。世人每言之,皆以為奇焉。

四月,蕭明遠受禪登基,即皇帝位,改國號為齊,改元建元。建元元年九月,蕭燕然獲封武安侯,牧湘州。十月,又被任命為征西大將軍,西討蠻夷。

然而,就是這一次看似平常的西征,卻使得有當世戰神之稱的武安侯蕭燕然戰死沙場,麾下三萬將士埋骨異鄉,就連武安侯隨軍出征的兩位夫人及尚在繈褓中的一子一女,自此也杳無音訊。世人傳言,苗疆多巫蠱邪術,武侯正是被妖人以異法設伏,力戰而死。

桐橋城,位於中土西南。四周皆環以崇山峻嶺,懸崖絕壁,山穀中雲霧繚繞,瘴氣密布且長年不散。高山幽穀,險峰深澗,皆有密林覆蓋,毒蟲猛獸出沒無常。山中不見天日,誤入其中而僥幸生還者百不足一。然山脈之中,卻是良田沃野,山清水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大有晉代名士陶淵明筆下桃花源之奇美。相傳,城外環繞的楓林山脈,乃是上古仙人以移山填海之絕大神通所造。其中陣法密布,乃是上古仙人之居所。

自數百年前,天下大亂,始有避世之人遷入,建一城,名曰:桐橋,兼有數村落。以此避亂世之禍,外世之人,亦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