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斑馬線那頭的夜攤(1 / 2)

陽台下的斑馬線過去,對麵是一家銀行,兩條道的交彙路口,銀行的門口就有一塊很大的三角空地。白天,是銀行職工和運鈔車的專屬停車位;晚上,被鎖上地壟,車停不了,成了夜攤點擺攤的地方。大多是宵夜攤點,晚上八、九點攤位開張,最晚到淩晨四、五點。老顧的老婆是最後收攤的,還自願清掃幹淨整個擺攤地塊,在清晨環衛工人工作時,已恢複正常。

老顧是小區最早期的第一批保安之一,其他保安換了換,他一直在,現在是保安隊長,工資比其他保安多了兩百元。圍攏在保安亭閑聊,是小道消息的來源,保安也會被參與,人員進進出出、發生什麼事、哪家有矛盾、哪戶關起門來不讓外人知道的事……等,大夥覺得保安是最清楚的,所以都會追問保安,想從保安那裏得到答案和內幕。但老顧是例外,守口如瓶,當有人試探或想跟老顧驗證一下時,老顧就寥寥幾個字回應,“不會吧”,“不是很清楚”,“應該不是這樣的人”,而且都是笑笑的回答,讓人看不出是深藏不露、有內幕不說的人。

老姚說,“即使不說他看到的,每天不同的人在保安亭那邊爆料,他不可能不知道,其他保安都會說,就他守口如瓶。”

“也許是他的性格,”老李說,“這不是很好嗎,不議論東家長西家短,有這樣的保安,最靠譜,大家都放心。”

早期,老顧吃住都在小區,一個人生活,住物業辦公室裏的小雜物間。他說,他老婆在老家照顧孫子,脫不開身。過了好幾年,他老婆過來,開始是一起住在小雜貨間房,沒過多久,在附近的城中村租房住,說他老婆想做點小生意,會比較方便,老顧就搬過去一起生活。

老顧和他的老婆都是江西人,攤點主要是炒麵,光顧的對象是夜班的士司機和附近網吧通宵上網的人。這麼多年,老李吃過幾次,主要是有事外出,半夜回來拐過去,因為覺得那個炒麵味道很好吃。老姚說她吃不慣,沒加肉,都是素的,蔥蒜油過多。不過她女兒很喜歡,經常半夜去買來吃,她有時還沒睡著,會夾一兩筷吃幾口。

知道老顧被車撞是老李去拿快遞,進物業辦公室門,聽到幾個人接茬的話,在問小梁。

“會不會被開除啊?”

“那麼嚴重,這醫藥費得不少”,

“物業這邊,不給報銷,夠嗆。”

……

聽清楚才知道,老顧昨晚值班時,淩晨時她老婆要收攤,去幫忙,過斑馬線被車撞了,沒生命危險,但受傷很嚴重。物業這邊,說他是脫離崗位,不僅沒工傷賠償,還要開除他。

“老顧工作這麼多年了,是怎麼樣的人,物業這邊也和業主一樣都很了解,沒說要開除他,但他受傷這麼重,恢複得很長時間,不確定恢複成什麼樣的情況,所以,得先辦理辭職,至於醫藥費,那肯定是對方賠,考慮到多年的老員工,物業公司這邊看能不能給點人道關懷。這是報給公司領導後,給的意見,領導還在研究,還沒定下來。”小梁語氣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