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對三十萬的數字不是很敏感,包誌剛的臉色隻是有點動容,沈悅和站在旁邊的服務員們是真的驚呆了,都合不攏嘴。肖山也詫異,既然霍正知道有這麼好的素材怎麼還不趕緊的?
霍正報以苦笑,“白老是關工委和精神文明委的一麵旗幟,我們紅九字會怎麼敢冒然去打擾老人家。再說紅會這次主要是為在全國人民麵前樹立正麵形象,高調的報道白老有跟風炒熱飯的嫌疑。我們已經確定重點報道的就是鄉村醫生,醫院護工護士和無數的義務獻血的群眾。”
肖山實在弄不懂這些官僚怎麼會有這麼強的領域法則,一個先進個人還一定要確保是某一領域某一行業的。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白方禮老人直到西去也沒能成為感動華夏年度人物。後人為了紀念和感謝這個平凡而偉大的老人,在2008年在46家網絡媒體聯合主辦的首屆“感動華夏人物”評選中,在這個沒有獎品、沒有獎金、沒有頒獎晚會的網上評選中,他才終於“感動華夏”。
沒有獲得官方的肯定是對老人家最大的不公,有網友曾發帖《白方禮,你憑什麼感動華夏》來對感動華夏評審組委會暗諷。肖山也不希望這一幕再在自己的眼前發生,那是對平凡的人為社會所做貢獻的否定。
白老在有生之年沒能夠成為感動華夏人物,主要的是感動華夏評選活動秉承了華夏歌功頌德的傳統,評選對象向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傾斜,為了擴大活動的名氣和影響力脫離了平凡大眾。但是媒體對白老的報道太過低調也是原因之一,如果白老的事跡傳遍神洲大地,世人皆知,評審組委會也沒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勇氣。
“報道白老其實是最符合紅會這次的活動目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緊密貼近群眾才能得到全國大眾的認同。現在華夏電視也正好在辦一個“感動華夏人物評選”的活動,紅會通過傳遞正能量著重報道白老這樣的平凡而偉大的人民,也算是借著華夏電視台感動華夏這個精神品牌欄目宣傳了紅九字會,再說機不可失呀,白老九十歲了,如果不能夠在有生之年把他老人家的偉大事跡介紹給全國人民,這對得起老人家無私奉獻精神嗎?這是對紅九字會博愛,奉獻精神的最大褻瀆。”
“肖董,我真是怕你了,你再說下去,我都要成民族罪人了,如果真按您的說法去報道,我是沒有能力回答您了,恐怕單憑紅會的力量還不夠。我還是聽聽您所知道的其他人的事跡吧。”
“真是服了你們的官本位思想,做事不憑本心,總是以個人和部門利益做為出發點,未戰先怯,怎麼做得好事情?不過你要是要報道這個人肯定不要什麼請示,協調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