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峰,整個大焚內第一高峰,享譽天下第二峰之名號,第一便是位於邱夏境內的靈山首峰
雀峰雖不如靈山富有眾多傳奇色彩,但若是想問一問天下所有人皆是想要攀登的的峰頂,雀峰當屬第一。
焚庭在雀峰,水藏雲盛產於雀峰,天下盛名已久的千雀閣在雀峰,且最名聲由來皆因當年大焚先帝一句話
“年少不登峰頂。”
據說是當時大焚先帝少年時在焚庭修行,焚庭多數建築最高不過半山腰。雖然從山腳至山頂修築了不多不少剛好六千級台階,六千台階直達頂峰,大焚先帝登山時,徒步走過五千八百階,來到一處小平台,僅僅餘下二百階卻是再沒有抬腳向前,站立在平台上遙看著遠處的層巒疊嶂,眼所見之處,皆在腳下,整個皇城一覽無餘,目光所及之處,皆是大焚。
大有天下入我懷之勢。
大焚先帝觀天下一舉入大靈台境
調節完氣息後,先帝回頭望了望隻剩下兩百級的台階,卻是沒有絲毫留戀轉身下山。
隨從不解,詢問起,先帝隻是淡淡的說
“尚且年少,不敢登頂,人生在世,需留條後路。”
後來這句話便在整個大焚內流傳,雀峰的名聲亦是一舉衝天。
焚長雁此時便位於山腳下,秋竹在後,焚尚明背劍在旁。
起先小焚王帶著秋竹在庭內閑逛,路上那些修行的焚庭子弟見到二人未到身前便是彎腰行禮,畢竟焚庭已經傳出消息,論身份,焚長雁或許是以後大焚的王,論輩分,三脈隻剩焚長雁一人,自然可與一二脈掌權者平起平坐。
但路途上的子弟更多的還是遠遠觀望,瞧著這位年輕公子哥帶著一位女子山庭內東走西走。
兩人在瀑布旁遇到品茶庭離開依舊在練劍的焚尚明。焚長雁自來熟便是硬給拉了出來,三人一同遊曆焚庭山水,小焚王是想,有這麼一個生長在焚庭的人帶路,總比自己兩人跟個屋頭蒼蠅瞎轉悠強。
焚尚明索性便收了劍,帶著兩人遊山玩水,途中便是說起了雀峰峰頂。
山腳下焚長雁一隻胳膊搭在焚尚明肩頭,說道
“這山頂,你也沒去過?”
“沒有,尚明最高登至四千六百階。”焚尚明回答。
焚長雁慫恿道
“要不今天試一試?”
焚尚明被小焚王死拖硬拽終於是點頭同意。
長香一炷時間,三人登一千四百階,焚尚明氣息依舊平緩,如履平地。焚長雁與秋竹二人卻是已經累倒在石階上。
秋竹還好,香汗淋漓,打濕額前的發絲,靜靜坐在台階上一語不發,隻是眼光殺氣騰騰看著四麵八叉仰躺在一旁的焚長雁,若不是這一副紈絝樣子的公子哥非要登這雀峰,自己哪用得著受這等罪,若是當初修為在還好,自己再登個幾千階亦不成問題,如今嬌弱女子一個,如何受得了六千階的大苦。
觀一身白衣年輕人的氣息,洞明巔峰飄忽不定,隱隱有一氣破入小靈台的趨勢,一千四百階氣息依舊平緩如初,想必這年輕人離進入小靈台已經是不遠了,隻是差一絲絲氣機,亦或是差一個頓悟的機會。
目觀年齡白衣年輕人與自己差不多,若隻是靠靜心修行不走歪路便到了這個地步,說是天賦異稟也不為過。
曾經作為一名被人培養的暗殺者,或許修為不如目標強橫,當然這世上殺人的手法多得是,千裏之堤亦可毀於蟻穴,往往最要人命的從來不是正麵交手的敵人,而是那些時刻躲藏在陰暗處,時時刻刻想著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即刻斃命的陰狠殺手,死在高手手中的高手並不多,境界對等,就算殺不死對方亦可拚命逃脫,但是那些隻會在你放鬆警惕時才出手的才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