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吳王,眼見吞不下武台城便一走了之,不知陸行知知道後會怎麼責罰他。
遠在廬安城的陸行知在次日醒後便得知了這一消息,在正和殿罵了吳王半個時辰方才在定遠侯的勸導下消氣。
“去,把衛王叫回廬安城”
“是”
吳王靠不住,總歸還有衛王。
他與衛王相識之時,他還是不得寵的趙王,還未娶季文鳶,整日被晉王欺淩,同時被欺淩的還有衛王。
衛王的母親僅是老衛王府中一個身份卑微的女醫官,他們身世相似,每次遇見總有說不完的話。
後來,他娶了季文鳶有了向上爬的助力,衛王毒殺了老衛王與當時的衛王世子,從庶子變成了衛王。
這世間唯一不會背叛他的人,便是衛王了。
衛王離宛陽城近,從吳王逃跑之時起就動身去了廬安城。
他已到命懸一線的境遇,讓他如何不擔心。
“行知大哥,望之願領兵前往宛陽城支援吳王”
衛王跪在正和殿,語氣堅定。
“好,孤如今能倚重之人隻有你了,望之,不要讓我失望”
“望之遵命”
吳王帶著十萬餘人緊趕慢趕才回到宛陽城,他隻答應了領兵出征,可並未答應拚死幫陸行知打敗晉王。
衛王趕到之日,吳王厚顏無恥地說:
“並非本王臨陣脫逃,實乃武台城易守難攻,本王已盡了全力,萬望陛下不要怪罪於本王”
衛王神色不屑地瞧著吳王,他打得什麼算盤,他們豈會不知。
“陛下並未怪你,這不是派我來支援你了嗎?武台城什麼情況?”
“武台城有詐!”
據吳王所說,武台城抵抗了一個月,本應該是糧草斷絕的情況,可他們進城後,那些士兵呼喊聲震天,不像未進食之人。
“這是何意?”
“本王感覺晉王背後有高人指點”
晉王在幾個異姓王中,最是無腦,他一向瞧不起他,可就是這樣的晉王,他竟著了道,怕是背後有人吧。
“你覺得會是誰?”
“猜不出來”
兩人猜了許久也沒個答案,索性不再猜下去。
衛王想的是這背後之人遲早會現身,吳王想的卻是如何吞下衛王帶來的兵馬。
整整二十萬!
他若擁有了這些人馬,何愁做不了皇帝。
衛王將他滿眼的算計看在眼中,思量著是不是該給他下下藥,讓他老實一段時間?
轉念一想,自己不會領兵,還得依靠他,便放下了這個想法。
武台城內,陸行衍與眾人在房中議事,隨從來報,衛王帶著二十萬大軍去了宛陽城。
“看來咱們的這位陛下已走到絕路,連手無縛雞之力的衛王都派出來了”
萬呈大將軍笑嗬嗬地說道,眾將也跟著笑了起來。
季文鳶並未有絲毫放心,衛王雖無領兵之能力,但他一肚子壞水,他的加入恐生變。
陸行衍深思之後,決定放棄四十萬大軍一起攻打宛陽城的想法。
“他的實力未知,我們且派十五萬人去試試”
季文鳶讚成他的這個想法,她總覺得陸行知還有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