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城中一戶人家采買的小廝買了肉回去,卻發現缺斤少兩,故來找攤主說理。
“大家瞧,他這裏的秤,稱出來是一斤,回家後卻隻有七兩”
那攤主不服氣,說是小廝無理取鬧。
“你都拿回去了,我怎麼知道是不是你故意切掉一塊,來找我訛錢”
旁邊有路人說這攤主經常幹這種事,他們來理論時,他便堅稱自己的稱沒有問題,是那些人拿走後又來訛他。
季文鳶聽了一會,心中有了一個對策,喚來如浣,悄悄讓她去買一斤肉。
如浣推開圍觀的人群,對那攤主說,要一斤肉。那攤主見她臉生,便笑嗬嗬的割下一塊肉給她,用秤稱過後說是正好一斤。
如浣拿來肉,季文鳶便讓福王妃做個見證,從旁的攤子取來秤,拿著肉與秤走向那攤主。
“你說這肉有一斤?”
“當然是一斤”
那攤子見她們兩個柔弱小姑娘,自然硬氣起來。
“好,如浣,你現場用我的秤,稱一稱到底是多少?”
如浣稱後,說隻有六兩。
那攤主故技重施,抵死不承認自己的秤有問題,反倒指責她們二人想訛錢。
“從剛才買肉到現在稱肉,皆有福王妃見證,你的意思是福王妃想訛你的錢嗎?”
“拜見城主,是我豬油蒙了心”
那攤主見這二人與福王妃相熟,趕忙跪下道歉。
福王妃喚來早市的守衛,把這人抓走了,又告訴眾人,自己會徹查這件事。
回府的路上,福王妃向季文鳶道謝,說今日若不是她,還拿不下那攤主,又說起早市經常發生缺秤事件。
“唉,我也不知該如何處理?”
季文鳶說此事簡單,她有一妙計。
“我今日看早市守衛眾多,可以讓每個守衛的腰間都掛上一杆秤,若對哪家攤主的秤有疑問,可在原地叫守衛前來,用他們的秤稱重核實”
“此法甚妙,一來解決了采買之人的顧慮,二來又對攤販起到了威懾作用”
是了,長此以往,便無人會缺斤少兩了。
福王妃喚來隨從,讓他即刻去辦,轉身對季文鳶說道:
“貴妃娘娘幫了老身一個大忙,若日後你有難處,可盡管來找老身”
“文鳶在此謝謝福王妃”
她們回去時,陸行衍已帶著陸行知去建州城了,福王妃怕她一個人待著無聊,便把她請去了她的房中。
房中有一幅畫,是兩個人依偎在城樓的背影。
福王妃暗自神傷,與季文鳶說起她和福王當初是怎麼認識的。
“當年,我父親為我招婿,隻問一個問題,便是若要娶我,願意付出什麼?那麼多人中,有人說金銀有人說性命,獨獨他,拿出揣在懷中的饅頭,說願意把唯一的口糧分一半給我”
願意給你身外之物的人不是真心,隻是因為他們有很多金銀;願意為你付出性命更是不可相信,一時的承諾而已。
願意在困苦之際與你同甘共苦的人,才是真的良人。
“你怎麼就先我而去了”
福王妃望著那幅畫像失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