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淩先尋找了一片平整的地麵,然後打開精準測距功能找了四個相隔2m點圍成一個正方形,找四根最長的樹幹分別砍成兩長兩短,底部削尖,頂部挖下凹槽,然後在4點挖小坑,將削尖的小樹幹插入坑中,反複幾次插到最深不能再向下時,再取挖出的土填嚴實,讓樹幹直立在地上,其餘3個坑都如此操作,兩長在前兩短在後成為支撐柱,然後取樹幹分別架在支撐柱上用繩索綁緊,兩長柱連接在一起,兩短柱也連接在一起,成為高矮兩個梁,之後尋找平直樹枝架在兩梁之間按照一定間隔用繩索綁緊,然後拿取帶葉樹枝從下往上堆疊,同時把帶葉樹枝用繩索綁在架在梁間的平直樹枝上,堆疊一層層成為棚頂,這樣下雨的話雨會隨著棚頂斜著流到地上,地麵上還需要挖一個溝通到河裏防止積水,於是鄭淩去找到一個L型的較粗樹枝,將L字樹枝的短分支中間挖槽,嵌入一個打製好的長方形石片,用繩索綁好做成一個石刨,在棚沿下刨土造渠挖到河邊,這樣棚子就算造完了,剩下的就隻要把幹草床移到棚下,下雨天就不會有問題了,隻不過不能防風,畢竟這棚子連牆壁都沒有。
鄭淩遠處看了看棚子,十分滿意,時間已經到了中午,鄭淩吃了昨天收集的野果,躺在棚下睡了個午覺,醒來後就去河邊挖黏土了,這些黏土的用途十分廣泛,可以製陶罐陶缸,模具瓦片等等,所以燒製陶器是十分重要的技術,鄭淩用石刨加手在河邊大量挖下黏土,堆積在一邊備用,此時鄭淩還沒有編織籃子無法大量搬運黏土,隻能分批將黏土帶回去。
回到棚子邊,鄭淩先是找到一塊較平整的石頭作為石台,然後撒上昨天生火剩下的草木灰防止捏製黏土時粘住石台,準備工作完成後便正式開始捏製黏土,他先是直接捏了幾個陶碗,然後用泥條盤了幾個小缸和幾口鍋和對應的蓋子,捏完後擺在一邊,在遠離棚子一點的地方拿石刨挖多個坑窯,掏出一個拿出弓鑽和木棍火絨,簡單鑽木取火引火燒柴後在坑窯底下鋪幹草點燃,將製作完的黏土坯放入一個個坑窯中,之後在黏土坯上堆上樹枝柴火等待引燃加熱坯體,這些陶器要等很久才能出窯,而且成功率並非100%,所以製作大量黏土坯是個提升成功率的辦法。
陶器明天出窯,這一天剩餘的時間鄭淩準備做點雜事,比如編繩子和籃子以及製作更多石器。
鄭淩找到好多根細長枝條,測量了長度後將枝條從上到下劈成兩半,所有的枝條從中間交叉形成蛛網狀編織成底麵,底麵大小足夠後所有枝條向上折起環繞編織成籃子,高度足夠後把剩餘的枝條平折形成沿,這樣一個籃子就做完了,後續可以加上繩索做出背帶方便攜帶。
竹籃放在一邊,鄭淩又多製作了幾個石斧石刨小刀,然後尋找又長又扁的石塊,將頭部敲打磨礪成銳三角的矛頭,底部敲打成楔型好嵌入木棍,找一根長直樹枝削去皮和旁枝,頭部從中間對半劈開,將矛頭嵌入用繩索細密纏繞多圈固定,製成一個石矛。以後可能會遇到野獸和心懷不軌之人,那這石矛就會派上用途,不管是狩獵還是威懾甚至是殺敵,效率都遠遠高於石斧。
做完這一切,鄭淩看著即將下山的太陽,躺在草床上吃著野果輕鬆的打開了頻道,然而相比鄭淩,大家的生活可以說沒那麼平穩了。
“第二天了,哥哥們,我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誰能給我點吃的啊!我什麼都會做的!”
“懶的人注定沒有吃的!樹上灌木裏都是食物,怎麼會餓死,不要再幻想吃白食了!”
“就是就是,我們3個人好不容易摸索聚到一起,已經收集了周邊大量的果子,夠吃好久了!”
“郭楠蒸鵝心,一點都不懂禮讓,現在的男人一點騎士精神也沒有了!”
“看地攤文看的,什麼騎士精神,你在哪裏我要和你決鬥!”
“xxn差不多的了,爺爺我都做出石器拿到獎勵了,你們慢慢扯皮吧!”
“什麼!製作石器就有獎勵!那怎麼才算石器,我用石頭砸果子也沒給獎勵啊,大佬帶帶我!”
......
談話說到製作石器就有獎勵的時候頻道的消息突然沒那麼密集了,看來大家都得到了重要的信息,趕去做石器了,要是那位做出石器的人沒有提一嘴很難說這些人什麼時候才能得知這個生存遊戲的玩法,在最早期越是能製作先進的事物收益就越大,鄭淩深諳這個道理。
如此思考,鄭淩漸漸進入了夢鄉,迎來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