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越的第3天。
鄭淩醒來吃完食物就去查看了各個坑窯的陶器,他扒開燒盡的木柴和草木灰,拿出燒好的陶器,有的陶器已經有開裂,定是不能使用,但大部分都是完好的陶器,鄭淩將燒壞的陶器拿出堆到一起,這些廢陶依舊有用處,燒出的好陶拿出排列在河邊,一一借著河水清洗幹淨,小碗,小缸,鍋子,都是有大用的陶器。然後鄭淩就準備做作為一個華夏人記憶最深刻的事情了。
燒開水!
拿一個小缸從小河中接滿水,然後生火燒熱幾塊幹淨的石頭,將燒熱的石頭用木棍夾著放進小缸裏,缸中的水立刻翻騰起來,幾顆石頭輪流放入拿出,水被燒開,然後將白開水倒入另一個小缸,然後將缸底的鈣鎂水渣倒入河中,一缸熱水就燒製完畢了,鄭淩往碗裏加了幾片果皮和前幾天留心找到的有些清香的葉子,倒入熱水,一股清香溢出,鑽入鼻腔讓人輕鬆愉悅頭腦也清醒了大半。
將硬水軟化燒成熱水可以保障身體健康,提高飲食衛生,雖然荒藍星環境怡人,但是不能忽略疾病預防和驅趕蚊蟲,特別是下雨後的濕熱環境,極容易滋生病菌危害人體。
話說回來鄭淩燒熱水是一回事,泡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單純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想比同時穿越過來的人們來說,能解決飽腹問題就已經是極限了,僅僅3天,像鄭淩這樣有吃又有屋子住還有茶水喝的人可以說是極少極少。一股優越感油然而生,鄭淩心想:
“喝茶歸喝茶,椅子桌子還沒有,那怎麼行呢,況且這土地麵下雨了就會變得泥濘,必須要想辦法解決地麵問題才行。現階段下雨確實是個大問題,棚屋也隻能勉強擋雨遮陽,要是刮起風來就毫無用處,看這幾天太陽都很好,期望天公作美好天多點,能讓我直接一步做出泥磚屋來。”
鄭淩如此想著,今天的任務也確定了,挖掘黏土批量製作泥磚,準備製作大窯燒瓦,準備製作砂漿,收集木材等等,收集木材是為了將棚屋做成土坯房加固,就算是這樣棚屋的房頂樹葉也會在1-2個月內腐壞,而且下大雨時就算有引水渠地麵也會泥濘一片,而2月過後就是秋天了,為了預防降溫,造新屋刻不容緩。
他背起籃子前往河邊挖取大量黏土,分好幾批背回來,把坑窯裏的草木灰用小缸收集用蓋子蓋好放在棚子裏,然後填上小坑窯,選擇一個最大的用石刨挖大,然後用黏土在石台上製作一個上麵有多個孔洞的大圓盤,放入坑窯中加柴火燒製,上午燒製下午大概就可以使用了。
挖完黏土,再去砍樹,砍一些小樹撿拾樹枝幹草捆紮帶回,劈開小樹幹,再劈成長條,分割成小段,小段圍起來捆紮成長方形磚頭模具和瓦片模具,先拿取黏土混合幹草填入磚模具,這樣能使磚頭更加牢固,瓦片上做一個凸起用來互相勾掛成房頂,如此大批量製作磚坯和瓦坯,然後平放在塗了草木灰水的地麵上曬幹,再在旁邊生一堆火加速這個過程。
製作完這些也到了中午,鄭淩先吃食休息,看著頻道裏沒有什麼新鮮事,頂多是遇到了什麼動物,還有一樣的求助和報團信息,這些人想必都找到了辦法確定方位然後慢慢聚集成為部落,而鄭淩則是想著召集穿越前的友人組建專業的團隊,可這些目前來說還很遙遠,區域頻道範圍還很小,還不能接收更遠區域的消息。鄭淩不再多想,一切先睡午覺再說。
午覺醒來喝一口茶,起床背上籃子去林子裏尋找石灰石,這在荒藍星上並不是什麼難事,鄭淩不久就撿拾到了非常多的石灰石,帶回這些石灰石一一砸碎,新挖一個坑窯放入加熱燒製,隻需等待幾個小時就可以取出。
剩下的時間就是劈樹編製草棚的枝條架,然後再枝條架上塗抹黏土等待風幹成為牆壁,隻留兩窗一門。順便等待坑窯燒製。
太陽將下山了,鄭淩塗完了牆壁,前去將帶孔陶盤取出,將草木灰放入陶缸裏保存,生石灰也燒製完畢,收集放入另一個陶缸中,陶盤會在明日作為窯底安放磚頭和瓦片的地方。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內,鄭淩都要重複製作磚坯和瓦坯並且同時燒製成成品,然後在最後一天製作砂漿一舉將磚房造出,並且還要墊高硬化地麵,預留壁爐的空間和炕,還有製作木門木窗等等。
鄭淩睡去,養精蓄銳以待朝日。
早起吃食,隨後就去挖取黏土,黏土用來製造窯壁,將磚頭燒出後土窯就可以換為磚壘窯,更加堅固耐用,比易於開裂土窯強大很多,鄭淩將昨天燒製帶孔陶盤的坑窯挖深,然後將帶孔陶盤架在坑上,拿取黏土圍繞陶盤製作一個圓筒形的土壁,然後拿取曬幹的磚坯和瓦坯堆疊放入其中,再拿木柴放入土窯底部生火點燃,窯頂用樹枝蓋上加上之前燒廢的碎陶片覆蓋住,然後製作更多磚坯瓦坯,等待下午燒製完畢後再重複燒製。
中途鄭淩等待泥坯曬幹的時候使用樹枝和劈開的小樹幹和繩索製作了簡單的椅子和木架床,鋪上幹草放在屋裏,移來3塊大石頭製作鍋架以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