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虎城與李子高一拍即合,決定投奔向枝山,把反抗滿清這麵大旗勇往直前地扛下去。滿清的殘暴統治在楊虎城心中早已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父親和伯父的慘遭殺害,他一刻也沒有忘記,他要跳上浪頭戰一場,給父親和伯父報仇,給中秋會的苦難弟兄們掙口飯吃。
5、
富平。
向枝山靠著哥老會的弟兄們,先是光複了富平,接著又接受了秦隴複漢軍政府的節製,他的隊伍被編為秦隴複漢軍向字營,有七八百人之多。
他在指揮所裏苦苦思索著對策,複漢軍東、西線戰事日益吃緊,前線的告急文書頻頻傳來,陝西哥老會首領、複漢軍兵馬大都督張雲山三番五次催促他率部赴西線禦敵,手下沒有一員得力的虎將,靠自己光竿司令一人拚殺,遲早是要被打散拚光家底的。
就在這節骨眼上,手下的士兵來報,臥牛城裏的楊虎城率了中秋會的一百來號弟兄前來投奔。
向枝山大喜,大步流星地走出去迎接楊虎城和他的弟兄們。見了楊虎城,向枝山驚詫:
“這不是久娃子嗎,怎麼就變成了楊虎城?”
楊虎城平靜地回答:
“我小名叫久娃,號虎城,拉了杆子成立了中秋會,就易號為名,專幹打富濟貧的行當。”
向枝山大笑:
“好,好,來了就好,我向某如虎添翼,將橫行西線殺敵。”
但在楊虎城眼裏,沒有想象中的受寵若驚,隻有難得的鎮靜。向枝山浪跡江湖多少年,經曆大風大浪無數,就曉得楊虎城將來是個成就大事的人。於是,兩人敘了舊,拉扯了以前和楊的伯父楊全興的交情有多深,過五關斬六將闖蕩江湖時的風光。
接著,向枝山談了眼前的要緊事,說:
“久娃,你不是個一般人,人常說自古英雄出少年,你不簡單,十五歲就葬埋了父親拉杆子上了豐山,將來一定有大的作為!”
楊的回答很平淡:
“那已是過去的事了,不值得一提。”
向枝山掏出了心窩子話:
“這十多天來我一直坐立不安,前線戰事告急,省城裏的張雲山都督多次催我向字營赴西線殺敵,我苦於勢單力薄一直沒有成行,有了你楊久娃,我向某猶如魚兒得了水,啥都不怕了!”
楊虎城說他是個粗人,比不得三國裏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隻曉得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惜死,要幹就跳上浪頭大幹一場,殺得升允老賊人仰馬翻找不著北。
6、
冬雪初霽,天空露出點點繁星。
克複後的古關更加雄偉,夜幕中的大河蜿蜒流向遠方。趙倜的殘寇已潰退到了豫西地區,古戰場顯示出暫時的平靜。
曹印侯看見東路征討大都督張伯英還在唧咕唧咕地走來走去,嚴紀鵬雙手托腮,一心一意在聽。嚴紀鵬熟知大都督的習慣,曉得他在想心思,不便打攪,就悄悄往回走。
忽然,張伯英止住了他:“紀鵬兄弟,你曉得什麼叫勝利?”
嚴紀鵬不知道如何回答,嘴上隨便應付了一句,大概是打趙倜這個朝廷鷹犬個片甲不留吧。
張伯英點了點頭,說:“對了一半,但還不全對,如今東線有趙倜,西線有升允,瘋狂地想撲滅陝西革命的火種,你打敗了趙倜,還會有李倜、王倜來侵犯,他們的主子在北京,關鍵是要鏟除清妖的根,天下就太平了。”
曹印侯聽明白了,說:“大都督有遠見,當下是要宜將剩勇追窮寇!”
嚴紀鵬拍了一下自己的腦殼,埋怨自己怎麼就想不到呢,要不就拿起槍杆子一路追下去,不給趙倜喘息的機會。
嚴紀鵬回到營部,已熄燈了,他樂得合不上眼,躺下又坐起來,跑出去,想找個人諞,可是士兵們都睡著了,他隻得又跑回來。他的心裏熱呼呼的,與外頭的冰天雪地極不相稱,自從赤膊上陣在攻城的戰役中露了臉拿了頭功,東征軍將領中像曹印侯、楊茹林這些人一改過去的冷冰冰態度,換上了一副笑臉,與自己交上了心。人際關係的改善,他的心裏暢快了許多。張大都督也誇自己能攻善戰,敢打硬仗,有點像三國裏曹操的愛將許褚。
突然,外麵一陣嘈雜,嚴紀鵬的心裏“咯噔”了一下,立刻意識到有情況,忽的坐了起來,急急向外奔去,與巡營的哨兵打了個照麵,哨兵結結巴巴地向他報告,關口正東方有點點火光閃亮,疑是要過隊伍。嚴紀鵬心裏一陣發毛,會不會是趙倜的毅軍不甘失敗又要組織反攻,又轉念一想,不會這麼快吧,這驢日的看來是鐵了心給清廷賣命了,不到黃河不死心,這千年古關瀕臨黃河,就要成為埋葬姓趙的墳墓了。
全城立刻戒備起來,看來又要有一場惡仗打了。嚴紀鵬率隊伍出了東門迎敵,士兵們跟在他後麵,都不顧一切,腳下像生了翅膀,像一群英武的雄鷹,像風一樣刺刺地衝了出去。點點像螢火蟲般閃爍的光亮漸漸近了,變成了一把把熊熊燃燒的火把。
嚴紀鵬向對方喊話,黑漆半夜的跑隊伍到底屬於哪一部分。
對方回話的是個男中音,自稱姓劉名鎮華,字雪亞,河南鞏縣人,貨真價實的同盟會員,絕對不是冒牌的,率領了在豫西一帶組織的民間反清武裝前來投奔河南老鄉、秦隴複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張伯英。
嚴紀鵬還是放心不下,說:“既然是投奔張都督,請你們的頭領過來,隊伍原地待命,不要給我姓嚴的耍鬼把戲,否則我的槍是不認人的。”
對麵齊唰唰地過來了三個人。劉鎮華嘴乖,自報家門,滿臉堆笑地向嚴紀鵬點點頭,說了句“我哥,你好”,之後,就把他的兩個夥伴介紹給嚴紀鵬,胖的叫丁同聲,瘦的是豫西一帶大名鼎鼎的綠林好漢王天縱。劉鎮華接著向嚴表了他的功勞,自己是豫西本土人,是受了同盟會的委派策反丁同聲、王天縱革命,費了很大的神,給他們講了不少革命的道理,王天縱也是個靈醒人,心誠人也實在,就順應潮流投奔民黨,這次聽說張都督東征和趙倜作戰,就掏了全部家底歸附複漢軍。
嚴紀鵬和劉鎮華等四人騎馬進了城,見了張伯英,一一作了介紹。
劉鎮華張哥長張哥短的叫個不停,叫得張伯英心裏熱呼呼的,如同春暖花開的陽春三月,心想:劉雪亞這個小老鄉人靈醒,是個可塑之才,留在身邊將來會有大的作為的。兩人敘了舊,劉說辛亥反正前他在直隸省保定府法政專門學堂監獄科學習的時候,就聽說過陝西新軍中新安縣老鄉張伯英名聲在外,將來肯定會成大器,你看看果然不出所料,現在都是大都督了,他們鞏縣劉家和新安的張家沾親帶故的,若按輩分他應該喊張伯英為表叔。張伯英滿腦子糊塗,他的腦海裏對劉鎮華就沒有印象,他們家在鞏縣也沒有什麼親戚,更不必說還會平地冒出這麼大的一個表侄,但也不好捅破這道窗戶紙,怕拂了劉的麵子,冷落了他對革命的一顆火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