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就職秦督(3 / 3)

馬耀群耍起了牛脾氣:

“這攻潼關城的頭功非我姓馬的莫屬,我要雪上次失城之恥,為壯烈殉國的胡明貴兄弟報仇。”

“我嚴紀鵬自歸附張都督以來,未立尺寸之功,搶不到破城頭功,我姓嚴的還有什麼臉麵在東征軍裏混下去,如果搶不到頭功,我嚴某人將一頭碰死在潼關城牆上。”

嚴紀鵬寸步不讓,好像吃了稱砣鐵了心。

馬耀群針鋒相對:

“這頭功我馬耀群搶定啦!”

“未必如此,出水才看兩腿泥。”

嚴紀鵬絲毫不見讓步的跡象。

張伯英怕二位虎將相爭傷了和氣,便做起了和事佬,讓馬、嚴二人各率一部人馬在炮火的掩護下攻城。

曹印侯、楊茹林笑話嚴紀鵬淨吹牛皮,說話的口氣比腳氣還大,破不了城搶不了頭功就一頭撞死在城牆上,到時候看他如何收場?耀群兄是資深望重的同盟會員,在華陰響應西安起義,文能服眾,武能威敵,這頭功看來非他莫屬了。

但事情的發展卻遠非曹、楊二人所預料的那樣,令他們瞠目結舌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破城是在傍晚時分,在槍林彈雨中,嗖嗖而來的流彈隨時會結束一個人的生命,而嚴紀鵬卻做出了驚人之舉,他赤著上身,頭頂尺八大鐵鍋,手握亮光閃閃令人不寒而懍的鍘刀,駕雲梯第一個攻上城頭,狂舞著鍘刀,橫掃一切敢於抵擋之敵。馬耀群等人隨後也殺入城中,趙倜見城池已破,隻得倉促率部退出潼關。

18、

辛亥年的十一月,十七省的代表集議於南京,陝西代表為張蔚森、馬步雲。

各省代表依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成立政府,召開選舉會,舉首倡革命的孫中山先生為臨時大總統。孫先生當時說:

“各省代表開選舉會於南京,選舉予為臨時大總統。予於基督降生一千九百十二年正月一日就職,乃申令頒布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元陽曆,以是年為中華民國元年。”

選舉會召開之時,每省代表以一票為限,十七省投十七票。待開箱驗票時,十七票中有十六票端端正正地寫著“孫文”二字。霎時,會場上先是歡呼“中華共和萬歲”三聲,接著又歡呼:

“中華民國萬歲!”

“中華民國共和萬歲!”

“中華民國四萬萬同胞萬歲!”

孫先生於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即陽曆正月一日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聯合漢、滿、蒙、回、藏五族,成大中華,實現五族共和,以此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19、

古城西安。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任命井勿幕為中央稽勳局副局長,井因陝西事務纏身辭職未往;秦隴複漢軍總司令部移至西安北院門新址辦公,奉南京臨時政府命令,正式改名為“中華民國軍政府秦省都督府”,秦隴複漢軍政府大統領也易名為中華民國秦軍政府大都督,張鳳翽就任秦軍政府大都督。

20、

渭北古龍原下衙道堡村。

在衙道堡,楊大聽人風言,北頭族長家的二乎子半農不得了啦,入了什麼同盟會,在州縣的革命軍政府裏當了警察局長。他後悔死了,恨自己沒有長前後眼,不該在村口眾人麵前奚落族長馬登舉,這不行,得和族長搞好關係,便換了臉麵,改前倨為後恭,哈著腰兒訕笑著進了族長馬登舉的家門,人沒進門聲就先到了,喊叫著:

“二老爺,二老爺,二老爺在嗎?我是南頭楊大,您嫡親的侄兒。”

正在炮房搓鞭炮筒子的馬登舉見是楊大溜進了門,就沒有給好臉,問:

“楊大,什麼風把你吹來了,我還在等縣衙裏派人來抓我呢!”

楊大滿臉臊紅,幹咳了兩聲,不停地搓著手,說話更是語無倫次,道:

“二叔,不對,不對,是二老爺,我楊大有眼不識真佛,該打,該打!”

說著就搧了自己兩個耳光,聲音很大,在村口聖母廟裏都能聽見。他哼哼哈哈了半天,才說出了自己的心病,想參加革命黨,在縣裏的警察局混口飯,麻煩馬登舉給兒子半農說說把自己給辦進去,就不用做莊稼下死苦啦。

馬登舉是個絕頂聰明的人,明白了楊大的來意,說:

“楊大,你怎麼是一日三變呢,前一向你還說我家老二胡成精要被殺頭,現在怎麼想通了,你這不是伸長腦袋讓人去砍嗎?”

楊大見事情還沒有半點進展,心裏發慌,竟“撲騰”一聲跪在地上,哀求道:

“二老爺,我楊大雖與您不同姓,但也一村一院的,比您嫡親的侄兒還要親,您就可憐可憐您這不成器的侄兒吧。”

說完,就蹌地叩頭不止。

馬登舉也不是鐵石心腸,見淒惶人流眼淚就心軟,笑著罵道:

“楊大,你這糊塗蟲,天世下下苦的坯子,逞什麼能夢想著參加革命黨,你不是吃那一碗飯的材料,好好種你的幾畝薄地養活一家老小是上策。”

楊大連滾帶爬地起來,說:

“二叔,還是革命黨好,好吃好喝的不下苦,等情況好轉了把家裏的黃臉婆倒換掉弄個年輕好看的。”

馬登舉見楊大越說越離譜,就不再招勢他,低下頭仍舊搓他的鞭炮筒子。

楊大見雲裏沒雨,急了眼,厚著臉皮說著好聽話:

“二老爺,現在都是啥年代啦還搓那破玩意幹什麼,兒子當上了局長,您就等著坐在太師椅上享清福吧。滿清的娃娃皇帝快完熊啦,躲在金鑾殿裏不敢出來,我楊大要是參加了革命黨,在這衙道堡平進平出見了誰都不招勢!”

馬登舉讓楊大快走,不要影響他幹活,他這一輩子下苦掙日子習慣啦,不會坐下享福。

楊大悻悻地走了,心裏老大的不高興。

21、

衙道堡村。

楊大聽說了外麵的變化,見了母親楊白氏,談了自己的想法:“媽,現在改朝換代了已是民國元年,清家也完蛋啦,你今年就按陽曆過生日吧。”楊白氏翻了兒子一眼,說:“我隻記得我是鹹豐六年臘月初三生的,那什麼陽曆陰曆的我算不了。”楊大說:“這有啥難的,叫北頭的二老爺掐算一下不就得了。”楊白氏惱火了,罵:“你這不要先人的東西,我聽人說那陽曆是假洋鬼子們發明創造的,什麼民國人國的我也不知道,隻曉得開過年就是宣統四年,我的生日還要在臘月初三過。”楊大急眼了,道:“好我的媽呢,你怎麼是一鍋然漿子,我要參加革命黨,必須從你的生日開刀,讓村裏那些死腦筋看看,在這衙道堡隻有我楊大是革命的。”楊白氏罵了兒子一個狗血噴頭:“狗日的,你這不忠不孝的東西,竟敢說你媽是然漿子,你大在世時也不敢說這話。”老婆子說完,就隨手拿起一根抬水棍攆著打楊大這個忤逆,楊大捂著頭出了門,楊白氏在後頭扭動著身子,小腳艱難地挪動著,罵自己那下了世的老頭子上輩子不曉得是吃了什麼糟子,怎麼世下這麼一個丟人現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