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就職秦督(1 / 3)

第十集就職秦督1、

崔正午帥營。

三位阿訇到了鳳翔城下甘軍營中見了崔正午,呈上了馬玉貴勸其休戰的書信,苦心勸他不要再為清廷賣命,當年陝甘兩省**起義反清,朝廷剿殺**子弟毫不手軟,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崔正午申明他要忠君愛國,報答升允大人的知遇之恩。三位阿訇說,大廈將傾,一木難扶;山穀有賢,要投明主。

頑固不化的崔正午,對阿訇勸他棄暗投明的勸告聽不進去,反而將三位阿訇強行扣押。

三位阿訇懊悔不已,沒有完成馬都督的使命反被扣押失去人身自由,這又如何是好,須想方設法脫身,再從長計議說退甘軍,就此灰溜溜地回西安,又有何麵目去見馬都督。

2、

被囚的三個阿訇,苦思冥想逃離虎口。

三人經過細心觀察,發現看守他們的兩名甘軍士兵是張家川的**子弟,且都忠誠老實不是刁鑽之人。

一個年長的阿訇瞅了個機會,看四下裏無人,就與兩個甘軍套近乎,兩三次的閑諞,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低個麻臉的甘軍與年長的阿訇沾親帶故,況且還沒有出五服,麻臉管年長的阿訇喊表叔。

年長的阿訇見扯上了關係,心中更有了把握,便試圖說服兩個甘軍反水,這連年的兵荒馬亂,張家川**鄉親的生活怎麼樣,還是像以前那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嗎,吃糠咽菜的光景可不好受。驍銳軍五營的**子弟大多有厭戰情緒,中國人打中國人有什麼意思,窩裏鬥何時是個盡頭。

年長的阿訇因勢利導,把眼下全國的形勢對兩個甘軍娓娓道來。兩個甘軍聽得入了迷,覺得阿訇的貼心話句句都說在自己的心坎上,他們建議阿訇脫險之後,應該向西去甘肅張家川,張家川的**首領李得倉李占鵬父子在**中影響很大,威信頗高,具有極強的號召力。三位阿訇見策反有了效果,不由得心花怒放,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在兩個甘軍的協助下,三位阿訇終於在一個無月的後半夜逃脫,離開鳳翔。

分別時,阿訇懇求兩名甘軍一起同行,留在驍銳營免不了一死。兩名甘軍不肯,說人多目標大,容易暴露行蹤,勸三位阿訇易裝後分頭去張家川。

阿訇不忍心留下兩個甘軍做替罪羊,仍再三懇求。

兩名甘軍義士始終不肯,最終自刎而死。阿訇草草在荒郊野外以黃土掩埋了兩名義士,含淚而去。

2、

甘肅張家川。

三位阿訇一路風塵,到了張家川會合,見了當地**首領李得倉、李占鵬父子,陳述了受馬玉貴之命勸崔正午休戰的曲折過程。

李家父子聽了,極其震怒,斥責:“崔正午竟是如此鼠輩小人,枉為一軍將帥,張家川子弟決不仿效崔正午的作為,清妖當年對甘陝**犯下的斑斑血淚仇罄竹難書,**弟兄時刻牢記在心,請三位阿訇回去告訴馬都督,我們張家川義軍對崔賊的所作所為深感痛心,我們將打擊其後方,支援陝西起義,使崔賊首尾不得相顧。”

阿訇告別李家父子,回西安向馬玉貴複命去了。

3、

鳳翔城外,崔正午帥營。

不見了三個阿訇,又沒了兩個看守士兵,崔正午以為阿訇手刃了看守逃往西安,即派人一路向東追去,快到了西安城下,也沒見到三個阿訇的影子,隻得悻悻而歸。

4、

關中東府渭南縣城。

韓映坤與嚴紀鵬在殺害張世瑗、錢定三之後,韓又殘忍地將張世瑗破肚刮心,梟首示眾。

5、

古城西安。

張鳳翽聞之大怒,便命張伯英為東路征討大都督,即日率部東征,為錢定三複仇。

6、

渭南縣城。

韓映坤自知罪責難逃,便畏罪潛逃,讓刀客嚴紀鵬在渭南苦撐危局。

7、

張伯英統率東路軍途經臨潼,會合了曹印侯部,直抵渭南城下,高叫道:

“我是秦隴複漢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張伯英,請城內民團首領早早獻城投降,免得城內生靈塗炭。”

城上嚴紀鵬大笑:

“我嚴紀鵬一把鋼刀聲震渭北,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你張伯英能將我嚴某人奈何?”

曹印侯性情暴躁,急著要叩關攻城,大罵:

“嚴賊,休要張狂,你與那老匹夫韓映坤殺害我錢副統領與先鋒張世瑗,我複漢軍人人咬牙切齒,速下城受死,免得難堪!”

張伯英勸曹印侯不要莽撞,對城上的嚴紀鵬說:

“嚴老弟,我張某曉得你文武雙全,事母至孝,行俠仗義,是關中著名刀客,當世之英雄豪傑。隻是誤中小人奸計,為人所利用。”

嚴紀鵬在城上一笑,說:

“這話我聽的多了,隻是不知道你張都督如何了結前仇?”

張伯英:

“怨有頭,債有主,前仇係韓映坤一人主謀,自然記在他名下,隻要老弟與民團的弟兄們棄舊圖新歸附我複漢軍,可網開一麵,所有前仇舊怨一筆勾銷。”

嚴紀鵬見張伯英對他和民團的弟兄們放了一馬,渭南城也免去了血光之災,心中的石頭落了地,說:

“既然如此,待我和民團的弟兄們商量後再給個回話。”

曹印侯一時想不通,氣衝衝地問:

“伯英兄,難道就這麼放過了嚴賊,錢副統領和世瑗兄弟的仇就不報了?”

張伯英雙目一閉,沉默了一會,說:

“要以大局為重,以德報怨方能使人心悅誠服,怨怨相報到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

曹印侯還是一副頗不服氣的樣子,“呸”的一聲,對著嚴紀鵬的背影吐了口水,罵道:

“狗日的土匪,打家劫舍的雜種,殺我同誌兄弟,還妄想與我曹某人平起平坐,休想!”

印侯並且揚言:

“我曹印侯響應省城起義,光複臨潼,對軍政府功勞卓著,嚴賊今日即使歸附,但未有尺寸功勞,看他有何臉麵在我東征軍中吆三喝四的?”

於是約了楊茹林等東征軍將領,恥於和嚴紀鵬這個革命罪人為伍。

8、

城門大開,嚴紀鵬精著上身,背負雪亮的鍘刀,率民團所有弟兄向張伯英的東征軍繳械投誠。

嚴長跪不起,張伯英雙手欲攙,紀鵬謝罪道:

“張都督寬宏大度,赦免罪人紀鵬和民團眾弟兄,我嚴某人心服口服,如今心願已了,請求張都督依法處置。”

張伯英哈哈一笑:

“紀鵬老弟言重了,你言而有信,我張伯英豈能自食前言。老弟,請起吧,東線戰場上還依賴你浴血殺敵建功立業呢!”

說完,伯英攙扶起嚴紀鵬。

9、

第二天,渭南城裏的天就變了。

城裏城外各交通路口貼了告示,說三日後張大都督要在縣衙前腰斬匪首嚴紀鵬,為含冤而逝的錢定三和張世瑗雪恨清冤,其他人員既往不咎。

人們一下子陷入一團迷霧,滿腦子的糊塗,這張都督還挺會演戲的,到底是玩政治的,昨天還上演了一出《將相和》,一個負荊請罪,另一個虛懷若穀,一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樣子,昨日裏是晴空萬裏,今天卻變成了滿眼陰雲,昨日裏還是座上賓的嚴紀鵬,到了三天後就是刀下鬼了。人們打心眼裏佩服張伯英,到底是領導,挺懂謀略的,玩人還有一套把戲,剛剛收編了民團就卸磨殺驢把嚴紀鵬這個倒黴蛋給喀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