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師(2 / 3)

李明陽呆呆地站在那裏,恍惚然,似乎在一場神奇的夢境之中,真假難辯。他還是有些不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事實。

“我們先離開這裏,讓這條蛇安靜地享受那隻青蛙罷。弱肉強食,這是自然的法則。”老人說著,拍了拍還在發怔的李明陽肩膀一下,轉身走去。

“太奇妙了!”李明陽驚歎一聲,忙跟了上去。

待出了樹林,站在了山路上,李明陽激動地道:“老爺爺,您實在是太厲害了!能將這種本事教給我嗎?”

“當然可以,你也有這種天分來學。這樣罷,看你提了東西,是要去走親戚罷。你先去了,有空的話,就去那座山上的木屋找我,那裏的看林人是我的朋友,這些天我就住在那裏。”老人指了前方一座茂密的山林說道。而後,轉身,頭也不回地大踏步去了。

“原來這位神奇的老爺爺是張爺爺的朋友。”李明陽見老人邀請了自己,並且答應教授那種自己永遠也自學不來的奇妙的追蹤本事,開心極了。那位看林人張爺爺名叫張鬆,是一名看了幾十年林子的慈祥的孤單老人。他那山中的木屋是附近孩子們經常光顧的場所,因為張鬆常常款待孩子們一頓香噴噴的小豆米飯。

興奮的李明陽一路跑著到了南集屯的姥姥家。一進大門,和姥姥招呼了一聲,放下手中的東西便跑了。

南集屯東山頂上座落著幾間木製的房屋,周圍是用木欄圍起來的簡單的院子,這便是那守林人張鬆居住的山中木屋。一條崎嶇的山路通向這裏,除了昆蟲和鳥兒的鳴叫,就是偶爾的風吹樹木的聲音,靜得可令人忘記世間的喧嘩,好象那隱者的世外陋居。

李明陽走到木欄外麵的時候,驚動了一條拴在院子裏的大黑狗,“汪汪”叫了起來。

隨被一人嗬止,張鬆和那位老者從木屋中走了出來。

看到站在門外的李明陽,那老者點頭笑了笑道:“你來得好快!”

張鬆見了笑道:“你原來說的是陽陽這孩子啊!行,你們先聊著,我還要到村裏辦點事。”張鬆隨後和李明陽招呼了一聲,便自去了。

“你進來罷。”那老者朝站在門外的李明陽說了聲,先行進屋去了。李明陽忙跟了進來。

進了木屋,外間是磚砌的鍋灶,旁置一敞口的大圓肚水缸,一隻水瓢在缸裏飄著。牆角放了一隻褪了漆的掛著布簾的櫥櫃,這便是簡陋的廚房了,和村裏人家的房屋格式大同小異。拐進裏間,一麵土炕,上置一方形矮腳的炕桌,桌子上有一隻老式的銅茶壺,幾隻吃飯用的白瓷碗疊落那裏,當是那招待人用的茶碗了。還有一個東北人家常見的那種旱煙笸,裏麵裝了一多半揉碎的黃色煙葉和一打煙紙及兩盒火柴。一組老式的炕櫃擺放在裏麵,櫃門上貼著以前那種舊年畫。地上是幾隻木凳和一隻雜物櫃,裏麵堆放著幾種家什物件。牆壁上掛著一支陳舊的鏽跡斑斑的獵槍(老式的火銃),也不知能不能用了。整間屋子裏唯它醒目。

“上炕坐罷。”老者脫了鞋,抬腿於炕桌旁邊盤膝坐了,伸手取了旱煙笸裏的煙紙和碎煙葉卷起了煙卷。這不是那種切割成形的煙絲,而是用手將曬幹的黃煙葉搓揉碎了後卷進紙卷裏的那種土旱煙。

李明陽猶豫了一下,也自脫去鞋子,盤了腿與那老者正麵坐了。這位神奇的老者,自令李明陽對其充滿了好奇。

“什麼時候開始學習步法跟蹤的?”老者點燃了煙卷,吸了一口,緩緩吐出一道煙氣,垂著眼簾問道。

“三年多了。”李明陽應道。

“今年多大了?”老魯頭坐在那裏,又吐出了一口煙,問道。

“十歲了,上小學三年級了。”李明陽應道。

“這麼說,是七歲上開始學習的。”一點光亮在老者的眼中一閃即逝,然後問道:“怎麼對足跡感興趣的?”

“好玩!跟著腳印能找到人,也能找到走丟了的牛。”李明陽應道。

“好玩!”老者點頭笑了一下道:“興趣使然!這很好。”

“爺爺,你怎麼也會啊!並且還能找到那些小動物的足跡?太神奇了!”李明陽忙問道。

“和你一樣,感到好玩。”老者笑了笑道:“我們倆學的這種按足跡找人和找動物的法子叫追蹤術。足跡追蹤也叫步法追蹤,是追蹤術中的一種,不過是很重要的一種。首先它能準確地認定目標。”

“是啊!”李明陽開始興奮地道:“看到地上的鞋印,我就能認出村裏的人,就是換了鞋我也能認出來。”

“什麼?換了鞋你也能很快的認出具體的目標?”老者聽了,不由一怔,將手中的煙卷掐滅了,而後驚訝地道:“這種高難度的辯跡之法,沒有數年之功是不能達到。你是怎麼做到的?”

“我也不知道,反正換鞋不換腳,踩在地上的鞋印總要有著他的特點的,我發現,每個人的腳印都是不一樣的。仔細的辨認一下,就能識出他原有的特點來。”李明陽說道。

“好孩子!這便是天生異稟!說明你對追蹤術有著特殊的靈性,這種靈性是下多少苦功夫也學不來的。並且有著這種特殊靈性的人,對痕跡的辨認有著獨特的感悟,也隻有在七歲之前進入追蹤術的學習中,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你因為好玩,無意中開始了足跡方麵的辨認,才令你這方麵的智能及時的展現出來。你已經進入了一個奇妙的追蹤世界之中了!這將給你的人生帶來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美妙和神奇!”老者深切望著李明陽,點頭說道。

“李明陽,你願意跟爺爺學習真正的追蹤術嗎?”老者鄭重地說道。

“願意!”李明陽高興地應道。

“好!”老者點了一下頭,而後認真地說道:“我叫魯平誌,是南派追蹤術的傳人。追蹤術源於古代,多用於軍事上的偵察和搜索,後來衙門裏的捕快也施於案件的偵破。在舊時,追蹤術有南派北派之分。大體上來說,北方地廣人稀,北派的追蹤術擅長遠距離的追索。南方人煙綢密,精於個體目標的確認。而我魯門一派,更是融合了南北追蹤術的優點。以至於每一代的魯門弟子中都能出現優秀的追蹤高手,但是極少有能達到追蹤大師的境界。”

“追蹤大師!”李明陽訝道:“魯爺爺應該是追蹤大師罷。”李明陽認為,比老師更加厲害的就是大師。

“我還夠不上大師的級別。”魯平誌搖了搖頭道:“真正的追蹤大師,是達到了那種道的境界,這一百年來,我還沒有見過這種人物。即便有厲害的高手,也僅限於術的層次而已。當然了,令追蹤術達到一定的高層次的人,也是罕見了。”

“尤其是現代社會,科技已經很發達了,一些高科技手段用於軍事和刑偵上,是人力所不能達到的。不過……”魯平誌頓了一下道:“古老的追蹤術,也有著現代的科技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甚至於是不能達到的那種效果。有些事情我以後再和你說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