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城。
這段時日,叛軍一直圍而不攻,城內一萬守軍和城外三萬叛軍兵員沒有折損。
期間高啟林派出去兩千人籌集糧草,除了從白蠻領地運來一部分,剩下都是在附近府縣半征半搶。
姚州衛指揮使姚拱和永安衛指揮使鮑山對此頗有微詞。
如今高啟林人多,便不怎麼把他二位放在眼裏,依舊我行我素。
到臘月初二,三人又論起此事。
高啟林一臉不屑道:“你們平日裏也沒少收咱們的銀子,跟強搶無異,那時候你們不嫌銀子髒手,此時倒有了潔癖。”
姚拱道:“你我共同舉義,應當拉攏人心,安定地方,否則戰勝以後,民怨難平,恐怕要生事端。”
高啟林道:“我可保證我白蠻族人不生事,至於你們漢人,那是你們的事。眼前大理城未破,衛世忠也未死,勝負尚且難料,說如何治理為時尚早,先顧上這些人的糧草再說吧!”
鮑山道:“不如我帶手下士兵去籌集糧草,沐將軍曾下令,可問百姓們借糧,我去應當能借來。”
高啟林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打什麼主意,如今圍城一個多月,城中糧草雖然充足,衛世靖軍心應已不穩,說不定這幾日就要突圍,或出城偷襲,你鮑將軍素來機靈,想躲?沒那麼便宜,我早看出,沐恩和蕭玉郎不僅要誅殺衛氏,連我蠻族也要消耗,楊莫羅和段佑年都已經吃了虧,我可不上當,若開戰的話,你們要先上,你們不上,我立刻帶人撤回領地。”
姚拱和鮑山聽了,有些無可奈何。
姚拱道:“斷沒有這種事,高盟主放心,如今複興大炎,我們二人還想立功,怎會退縮。”
高啟林道:“那就好。”
三人正說著,彭倫用禦靈書,控製飛鷹送來戰報和軍令。
三人拆開信件,看過之後,已經知道,衛世忠、衛霆、衛擒豹三人帶領兩萬五千兵士向大理城而來,而叛軍四萬多人在後追擊,也向此處而來,軍令明他們繼續圍困大理,注意防範,待衛世忠部到來之後,全殲衛氏軍隊。
三人看過之後,各生心思。
姚拱心中已經開始思慮,如何排兵布陣,多放斥候據點在外圍等等。
鮑山卻是有些擔憂,生怕衛世忠部到了,沐恩和蕭玉郎等人趕不及,城外這三萬人恐怕要被內外夾擊。
高啟林更是心中懷疑,他最先開口道:“如今已到關鍵時刻,其他的事二位將軍安排,我隻說一樣,我的人要移防西門和北門。”
姚拱聽了,立刻想到他這是給自己準備退路。
衛世忠要來大理城,必定是從東麵或南麵來,若有什麼變故,高啟林可望風而逃,此時他人多勢大,不能刺激。
姚拱便道:“就依高盟主所言,我可率部駐紮東門外,鮑將軍駐南門外如何?”
鮑山見姚拱選了最危險的東門,自己也不好說什麼,於是便同意。
當日換防,姚拱自派出去許多斥候,又在城東安插幾個據點。
卻說衛世忠部慌不擇路,向西逃竄,八百多裏,隻用了四日便已經到達大理城西三十裏處。
前方斥候來報,再往西便有叛軍據點和探子。
衛世忠與衛霆、衛擒豹商議。
衛霆道:“我方人數雖比追兵少去一半,然而若加上大理城內守軍,則超過大理城外叛軍數量,實力更是碾壓,不如直奔大理城,誅殺城外叛軍。”
衛世忠道:“不可,沐恩用意正是要我們如此,若我方與大理城外叛軍陷入膠著,追兵倏忽而至,我方連突圍也來不及。”
衛擒豹道:“那如何是好?”
衛世忠道:“我方派出五千人在此阻擊追兵,大軍向北繞過據點,攻擊大理城北側敵營,你父親說那裏是白蠻一萬人駐紮,我軍與大理城守軍裏應外合,衝潰城北叛軍,便一同向北退入蜀州。”
衛霆、衛擒豹領命。
於是衛世忠先發信鴿給衛世靖,隨後留下一名參將,一名僉事,以及滿編將官和五千兵士,就地阻擊追兵。
他與衛霆、衛擒豹帶兩萬大軍,星夜向北,又向西,在臘月初七黎明之前到達大理城北。
偵查敵情之後,衛世忠一聲令下,大軍衝入城北叛軍營寨。
叛軍沒有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幾名族長待組織抵抗,卻見大理城北城門打開,衛世靖和衛擒虎率城中叛軍衝出,夾擊而來。
幾名族長拚死抵抗,卻無力扭轉頹勢,眼看死傷無數,忙派人吹角,吸引友軍。
楊莫羅早就察覺城北營寨變故,急忙下令:“全軍放棄營寨,向西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