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衛霆急急忙忙跑進大帳:“父親,不好了,不好了。”
衛世忠訓斥道:“慌什麼,讓部下們看到成什麼樣子。”
衛霆手拿文書,遞給衛世忠道:“於溪部下反叛,劫奪了我們的糧草。”
衛世忠看過之後大怒:”於溪誤我,他還是說是部下反叛,我看他就是主謀。“
衛霆道:”請父親給我五千兵馬,我當誅殺於溪,平息寧州衛叛亂。“
衛世忠斟酌良久道:”我們吃虧在要保彌城,不可再分兵。“
衛霆道:“那糧草?”
衛世忠道:“軍中還可用幾日,我再命周邊府縣調集糧草,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須裝作無事,這幾日兵士消極,糧草被焚之事,切不可透露,明日你帶人去城門前挑釁,引他們出來,他們應當不敢出戰,若敢出來,我便帶兵伏擊,過幾日若沒有轉機,我們便徐徐撤往彌城。”
衛霆領命。
冬月初四。
衛霆帶五千人去城門前叫陣。
蕭玉郎下令閉門不出。
初五,又是如此。
到了初六,衛霆又來。
蕭玉郎命韓鬆出戰。
城門一開,衛霆便領兵撤走,韓鬆也不追擊,隻命人回城。
初七,衛世忠命大軍拔營,往西北方向行軍。
蕭玉郎看出衛世忠意圖,命大軍往西尾隨而去,追而不擊。
衛世忠部進入刀鋒穀,此地勢狹窄,易守難攻。
衛世忠命人在東西出口守住,並派兵占據兩側山頂。
蕭玉郎命大軍緊緊圍住西邊穀口處。
沐恩與段佑年將彌城軍隊從彌城調離,在城西十裏處安營紮寨。
初九,衛世忠命衛霆帶兩萬兵士出西麵穀口,在開闊地帶布防,此地距離沐恩段佑年部,不過五十裏。
冬月初十。
蕭玉郎下令,全軍猛攻刀鋒穀。
楊莫羅親自坐鎮,三十六部首領身先士卒,四個首領帶著手下烏蠻勇士,在山林穿梭,奪下峽穀兩側山頂據點,隨後上下共擊衛世忠。
半日,穀口攻破,衛世忠且戰且退,將烏蠻部引入峽穀之中。
烏蠻部氣勢正盛,瘋狂追擊。
到了峽穀東段,兵力分散成長列。
忽然兩側高山上有兩千邊軍衝了下來,另有三千軍隊在山上,居高臨下。
烏蠻軍隊被截成兩段,一萬人在東段遭受四麵夾擊。
同時衛世忠開始反攻。
蕭玉郎命後段兩萬烏蠻軍發起猛攻,同時派人爭奪東段高山。
衛世忠用出霸王靈,全身黑紅色的靈氣彌漫山穀,手下將士全被附上黑紅色的靈氣甲胄。
烏蠻軍雖然有血祭術增加戰力,防禦上比這霸王靈弱了不少。
這時蕭玉郎和風長生、韓鬆同時開啟霸王靈。
為烏蠻軍附上三重靈氣甲胄。
烏蠻軍氣勢大盛。
衛世忠沒料到蕭玉郎師徒也會霸王靈,而且境界不低,如此一來,優勢全無。
他當即身先士卒,向西猛攻。
這一場大戰直到天黑,衛世忠部全殲一萬烏蠻軍。
他那五千伏兵也幾乎全部戰死。
衛世忠隻剩下一萬人,連夜退到穀外,與衛霆彙合。
冬月十一晨,吃完早飯,衛世忠糧食告罄,他對眾將士道:“如今叛軍勢大,我方糧草告罄,成敗生死,在此一戰,全軍向彌城進軍,誅殺段佑年部。”
隨後邊軍像瘋了一樣,向西衝去。
沐恩部重新改變部署,向北移動,讓出路線。
當日,衛世忠不費吹灰之力,便進入彌城。
冬月十二,蕭玉郎和烏蠻部士兵追擊到彌城,兩萬人分成兩部,圍住東門和北門。
沐恩和段佑年部圍住西門和南門。
寧州衛和味州衛已經繞行數百裏,雙方彙合,總計一萬人,埋伏在彌城南方三十裏處。
此時城內總計四萬人。
城外叛軍總計四萬人。
當夜衛世忠和衛紹衛霆商議,如何破局。
衛世忠道:“蕭玉郎有意將我們趕入彌城,他敢以四萬人圍四萬人,想必胸有成竹,他們料定我們不敢出戰,如果我們出戰,勢必兩敗俱傷,那時候大理府的三萬叛軍和寧州衛的五千叛軍便無人能擋,你們叔父那裏也早晚兵敗。”
衛紹道:“城中糧食豐足,足夠支撐半年,我們可堅守不出,隻要彌城不破,相信朝廷不會坐視不管。”
衛世忠道:“軍報早已發出,如今荊州軍去攻打渝州,湘州軍要防備夢國,嶺西軍要抵禦象國,就算朝廷調其他地方衛所軍支援,也要幾個月後,我猜蕭玉郎和沐恩一定會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