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一,路南縣。
風長生、蕭玉郎、楊莫羅等人帶著三萬烏蠻軍隊,進駐縣城。
衛世忠帶領的四萬大軍,也到了縣城以南十裏處安營紮寨。
蕭玉郎特意控製行軍速度,選在了這個位置。
路南縣在彌城東部,距離隻有一百多裏,急行軍一日路程。
沐恩和段佑年率兩萬軍隊到了彌城外,圍而不攻。
城中衛紹的一萬多軍隊,戰力並不比段佑年部叛軍弱,衛世忠給他的命令是堅守不出,見機行事。
衛紹自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保住彌城乃是第一要務,他為了穩妥,堅壁清野,閉門不出。
衛世忠現在也不敢貿然攻擊烏蠻軍隊。
因為若陷入僵持,沐恩和段佑年來圍攻,則十分被動,彌城中衛紹若來增援,則容易中埋伏,若不來,自己四萬軍隊決計抵擋不了兩麵夾攻。
他本意就是暫解彌城之圍,半路阻擊烏蠻部,隻是到了這個位置,進退兩難。
另一邊,蕭玉郎作為主將,也不著急,他要一口啃下衛世忠部,所以也在等待時機。
幾方人馬不見動作,隻有信鴿漫天飛,傳令兵馬不停蹄地奔走。
僵持十日,到了冬月初一。
衛世忠派信使到路南縣城送信。
蕭玉郎看完,請來來眾人在縣衙大堂合議,不久陸續到齊。
蕭玉郎道:“衛世忠想要和談。”
“不行!”楊莫羅最先不同意,“此次舉事,我烏蠻三十六部傾巢而出,若不能一舉殲滅衛世忠,則後患無窮。”
蕭玉郎道:“這個自然,不過我們可以先假意同其和談,等時機成熟,必然可一戰殲敵。”
楊莫羅道:“我們的糧食可捱不了多少時日了。”
蕭玉郎道:“放心,衛世忠的糧食一定比我們先沒。”
隨後蕭玉郎寫了回信,約衛世忠在城外相見。
次日,冬月初二。
城門打開,蕭玉郎同風長生、韓鬆,騎馬出城,不久來到城南五裏處的約定地點。
衛世忠帶著幾名親衛,早已經到了。
衛世忠見了蕭玉郎,抱拳道:“蕭先生,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蕭玉郎道:“多謝衛侯爺問候。”
衛世忠道:“我著實沒想到,你們會從滇州下手,更沒想到,你我會兵戎相見。”
蕭玉郎道:“昔年太平帝清洗功勳,也是從滇州開始,你我各為其主,早晚會如此。”
衛世忠道:“沐氏陰謀造反,皇上是迫不得已,我也是奉命行事,如今舉國不安,蕭先生身為儒門弟子,怎可再興刀兵,再造禍亂?”
蕭玉郎道:“沐氏有沒有造反,衛侯爺比誰都清楚,舊事我也不想再說,自有沐恩找你理論,我們且說當今天下之勢,雲國大廈將傾,你我皆如危卵,我不過是讓這亂世早些開始,早些結束,也不辱沒聖人之教。”
衛世忠道:“蕭先生口齒伶俐,我這粗人不懂,我邊軍本是為保國安民,如今象國作亂,你我兩敗俱傷,豈不是讓異族撿了便宜?”
蕭玉郎道::“炎朝時期,象國安敢如此?待我等取了滇州,自會處置象國,不勞衛將軍操心了。”
衛世忠見話不投機,便話鋒一轉道:“風氏後人可在,能否出來一見?”
蕭玉郎道:“在此。”說罷看向風長生。
風長生拍馬上前幾步,對衛世忠道:“我便是風長生。”
衛世忠仔細打量風長生,見他年少,又著書生衣衫,卻氣質不凡,忍不住歎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風公子也是自幼讀書,聆聽聖人之言,難道也要讓眾生罹難?”
風長生道:“衛將軍之言,有失偏頗,眾生罹難久矣,雲國朝廷可曾顧惜?衛將軍可曾撥亂反正?單說眼前,烏蠻部本是滇州土生土長,你為何壓迫淩辱,當初沐氏在時,他們為何沒有反叛?”
衛世忠不言,沉默片刻後道:“既然如此,你我雙方便決一死戰吧!我倒要看看,那些蠻族的烏合之眾,夠不夠得看。”
說罷衛世忠帶著手下拍馬離去。
等塵煙散去。
風長生問道:“這就結束了?”
蕭玉郎道:“他本就是試探,拖延時間。”
風長生道:“我們什麼時候動手?”
蕭玉郎道:“快了。”
韓鬆道:“快了是多久。”
蕭玉郎道:”三五日之內。“
說完拍馬回城。
冬月初三。
衛世忠正在大帳中看著軍事沙盤,籌劃破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