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叛亂突發(1 / 3)

十月十三,夜。

大理府城,隨著最後一批將官家眷進入城中,衛世靖終於鬆了一口氣。

數百男女老幼被安置在城中驛站之中,衛世靖親自看望,言語安撫,隨後派了幾百名兵士守衛,他自己則回府了。

回到府中之後,他沒有回房睡覺,而是坐在前堂飲茶。

他在心裏細細盤算即將發生的叛亂。

自從當年入駐滇州以來,地方不服,白蠻先是被趕入山中,隨後高啟林主動過來交涉,改善與衛氏和漢人的關係,雙方不再劍拔弩張,多年以來,已經相處融洽。

上次烏蠻叛亂,高啟林和段佑年都是作壁上觀,兩不相幫,甚至有些幸災樂禍。

衛世靖實在想不通,這次他們為何還要叛亂。

滇西駐紮的都是衛所軍,這些軍隊本來是沐氏舊部,對白蠻雖然偶爾有欺壓,並不算過分,想必還是受了楊莫羅的蠱惑。

究竟什麼樣的條件能讓他們鋌而走險,有恃無恐?

實在是想不通。

城中隻有五千守軍,都是衛世靖的親兵和城防軍,這五千人乃是這些年他從滇州漢人中征募訓練的,也是他的心腹軍隊。

另外就是城外駐紮的大理衛五千兵士。

他就是靠著這一萬人震懾整個滇西。

衛所軍是個大隱患,所以他按照慣例,把將官家眷接入城中做人質。

姚拱和鮑山已經在自己麾下多年,他們一個懂事,一個膽小,想必都會顧惜家人。

至於白朔和楚捷,二人是猛將,惡習頗多,所以才讓衛擒虎安和衛擒豹當他們的頂頭上司,防止他們不安分。

希望這次,他們那裏不要出亂子。

過了片刻,有下人來報:“大理衛傳令兵到。”

衛世靖道:“進來。”

有一名兵士進來呈報:“少將軍有言,軍中老兵和新兵多有衝突,今日又有爭鬥拔刀者,請總兵大人示下。”

衛世靖道:“讓少將軍安撫兵士,若有不服者,可當場誅殺。”

“是。”

兵士退下。

片刻又有下人抓著信鴿來到。

衛世靖從鴿子足上取下信件,撚開一看,是衛擒豹稟報:“軍中不安,有流言說有風氏後人要複興炎國。”

衛世靖表情陰冷,寫下命令:“誅殺叛將賊首。”

隨後親自將信件塞入信筒,綁在鴿子足上,放飛而去。

衛世靖又飲一盞茶,才回房而去。

次日,十月十四。

快到午時,衛世靖派出的親兵,帶著書信,幾乎同時到了姚州衛和永昌衛的軍營。

書信遞交到姚拱和鮑山手中。

二人讀過信件之後,心中一樣駭然,寫好回信,送走傳令兵,二人反應不同。

姚拱將信件燒了,裝作若無其事。

他知道如今到了關鍵時候,即便要反悔,也要在最後時刻,在此之前,不能搗亂軍心,可惜沐恩已經走了,否則還有個商量,如今隻能自己斟酌,明日淩晨動手之前,他還有機會收手。

鮑山則坐立不安,心中一團亂麻,思索良久之後,他召集手下將官進了他的大帳。

他將書信內容讀給眾人,隨後道:“家眷已經被衛世靖接入大理城中,諸位說如何是好?”

有人道:“我等不可衝動,害了家人。”

有人卻說:“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隻要兵臨城下,衛世靖一定不敢害人。”

另有人道:“你說的輕鬆,你家眷都在中原,自然什麼都不怕,我等一家老小都在此處,怎能不做考慮。”

又有人道:“我家眷就在此處,我就不怕,大不了一死,他衛氏算什麼東西,何曾把我們當人看,做死人也還爭口氣,總好過做畜生。”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執不休,甚至還要動手。

最後有參將對鮑山道:“將軍,我們都聽你的,你說怎麼辦,我們就怎麼辦。”

鮑山心中有怨氣,麵色鐵青道:“這時候聽我的了,平日裏天天給我臉色看,要舉事的是順你們的意,家人被抓了,倒讓我拿主意。”

參將道:“將軍莫要說我等的不是,如今咱們都在這一條船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總該有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