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靈修之道(1 / 2)

書院課業繁重。

按文武來分,文課有經史、諸子、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等,武課有劍術弓馬、兵法布陣等等。

另外就是靈修。

傳說盤古開天地後,天地間靈氣充盈,天地萬物,人妖不分,亦沒有修行法門,機緣之下,自能證道成神。

物有三魂,曰:生魂、覺魂、靈魂。

天地生靈,有一魂可吸收天地靈氣,有二魂即可聚氣成淵,妙用無窮,有三魂即可造化虛空、肉身成神。

此時稱,太古時期,十二萬歲。

而後人妖分別,雙方曆經殺伐爭鬥,世間靈氣漸薄,吸收靈氣就要靠修行,於是天皇伏羲演八卦、創易學,傳三門,是為巫門、玄門、妖門。

三門曆經三皇五帝時代,至顓頊帝絕地天通,降三皇經,係輪回扣,下血獄,自此人神永隔。

此稱,上古時期,五千歲。

堯舜禹至夏,這期間隻有一人破血獄、解輪回扣,焚三皇經,肉身成神,踏碎靈霄。人稱靈皇。

此稱,中古時期。約一千五百歲。

商,周時代,巫門、妖門式微,玄門分化出道儒二門,道儒二門又與玄門餘脈分化出諸子百家。

此稱,下古時期。約一千五百歲。

此後人間曆經爭鬥,此起彼伏,此消彼長,至東漢佛學東渡,曆經百年,終於形成了釋道儒三足鼎立之勢。

後來修士們把巫門、玄門、妖門,稱為上三門,將道門、儒門、釋門稱為下三門。

自此百家凋落,萬門興起。

是以,當今百家萬門,俱出玄門。

混沌稱玄,玄而生道,道德失而生仁義,仁義生儒墨,仁義失而生禮智,禮智生陰陽縱橫法名雜。

《道德經》曰,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韓非子》曰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

韓非子說的還是淺薄,上古也好,當今也好,都是既宣揚道德,又用盡智謀,還比拚氣力。隻不過上古還是道德為主,氣力為輔。而今是道德流於唇齒,氣力反而關乎勝敗。

上三門,天地生,成者可上天入地,與天地神明比肩,日月星辰爭輝。

巫、妖二門式微,玄門百家昌盛,或衛道,或釋道,或為破虛空,斬輪回,或為成就自我,或為民願國福。成者祛煩惱,入佳境,強骨血,出凡塵。

而後有下三門大行,成者為仙為聖為佛,猶窺輪回真義。

而今修行或流於旁門或流於外道,或流於似是而非。

世人蠅營狗苟,耽於私欲俗事,世間靈氣不生不滅,玄門修者更無半點大成就。

此為靈修由來。

靈修法門:

這修行法門不可勝數,有修巫、祝、符、咒、法、術、陣、炁、緣、仁、道、義、念,有修金、木、水、火、土、風、雷,有修陰、陽、儀、象、卦、夢、幻,有修魂、魄、鬼、神、蟲、妖、魔,還有修血、骨、命、運、苦、劫、權、勢、罪,說到底,都是將靈氣為我所用,或修心成仙成聖成尊成佛,或煉體生精粹血強筋壯骨化力,或在外鬥轉星移呼風喚雨布局布陣,或招魂引鬼禦獸請神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