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既白,月落日升。
一夜齋醮過後,終於開始放信眾入內。
十兩銀子賜符水,一百兩求簽,二百兩占卜,祭奉靈物則可請靈問事求福。
前麵幾人都是來看熱鬧,花了十兩銀子捐了一碗符水。
直到有個富商奉上虎骨犀角,外加一千兩銀子,非要請靈,被道士轟了出來。
那富商罵罵咧咧道:“就你家講究,我到西邊藏雲寺,他能把佛祖菩薩請出來,哼!”說完徑直奔西峰藏雲寺了。
在場信眾看客都瞧著熱鬧,有的捂嘴偷笑,有的指點議論,也有的掂量自己手中供奉。
石老三摸著狐狸眼,心中亦是忐忑。
排了十幾個人,終於輪到石老三祖孫。
石老三將四顆狐狸眼奉給門口知客,知客不接,先去報觀主太虛。
原來石老三之前常來白水觀捐求鎮妖符,九龍峽穀一戰又與他有瓜葛,知客認得他,放他進去怕觀主怪罪,便先去稟報。
太虛聞報,暗自思忖,全憑了石老三生的事,才有機會殺進九龍峽穀,雖然傷亡一些門人弟子,但得了一些靈犀,且儒門死了一個掌院,這幾日心情不錯。
想到這裏,太虛便讓知客放他進來,自己親自接待。
石老三帶著小石頭入堂,跪在蒲團上。
石老三捏了子午訣,拱手道:“孩子即將入學,煩請觀主給孩子求個名字。”
說罷將那四個狐狸眼捧了出來。
太虛見了狐狸眼,看出是靈獸白狐赤睛,心下歡喜,這東西是個靈物,旁人看來不甚值錢,靈氣也比不得靈犀,卻是辟邪淬爐、煉器煉丹的珍貴媒物,便將其中三顆交由一旁道士收了,自己捏著一顆。
太虛道:“你既捐了靈物,我便取用一顆,直接請神靈為你開示。”
石老三甚是歡喜,堂外信眾聽聞觀主要請靈,都圍了上來,將門口堵了個水泄不通。
知客大喊道:“不可擁擠,不可喧嘩。退去退去。”
信眾們安靜下來,卻不肯退去,知客也不再管他們,隻麵向大堂,凝神觀看。
隻見太虛請出青銅爐,燃起降真香。
先在銀盆清水中洗手,然後叩拜神像,接著口誦《道德經》。
如此完畢,太虛捧出狐狸眼,手心生出一團金色靈氣,將狐狸眼包裹其中,緩緩升空。
太虛手捏請靈訣,口頌請靈咒:
“天地之道,無所不通。
天地之法,無所不生。
神元守靜,造化虛空。
以吾之名,請汝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