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小石頭回了家,家人多日守候,不敢讓他出門,待了多半月,才放他出去玩。
臘八節這天,藏雲寺施粥一日。
遠近村莊多是佛道二門信徒,石頭村離得最近,今日村中男女老幼大多起早上山燒香吃粥,隻為求個佛祖保佑。
小石頭一家與顧小籬一家都沒有去,小石頭早早吃過早飯,便去找顧小籬玩。
一路蹦蹦跳跳,快到顧小籬家,小石頭就看到一人在顧家門口遊蕩。
那人是義學先生朱正明。
小石頭上前喊了一聲:“朱先生。”
朱正明嚇了一跳,回頭見是小石頭,便道:“是你呀小石頭。”
小石頭道:“先生怎麼來我們村裏了?”
朱正明幹笑一下道:“沒、沒什麼事,我是來看你,什麼時候入學。”
小石頭道:“我已經入了城裏的書院。”
朱正明道:“是洪仁書院還是洪義書院。”
小石頭道:“是清風書院。”
朱正明道:“哦,原來如此。”
小石頭道:“先生吃早飯沒,去我家裏吃碗粥吧。”
朱正明指著顧小籬家道:“這是你家嗎?”
小石頭道:“不是,這是楊姨家。”
朱正明道:“噢。我吃過了,見過你了,也沒別的事,我回去了。”說罷就走了。
小石頭隻覺得他神神叨叨,也沒多想就去顧小籬家。
顧小籬正在院子裏喂雞鴨,見小石頭進來就問道:“小石頭,你剛才跟誰說話?”
小石頭道:“義學的朱先生,大早上跑這裏來,不知要幹啥。”
顧小籬道:“哦,外麵冷,你先進屋吧。”
小石頭道:“我幫你。”說罷就去奪她手裏的盆子。
“哎呀,不用。”顧小籬用胳膊肘把他手撞開道。
小石頭就在一旁等她喂完。
楊蓮花在屋中正在煮粥,聽見小石頭話語,已經知道朱正明來過,頓時皺了皺眉頭。
上次對朱正明用了幻術,那朱正明隻當與楊蓮花歡愛了一夜,次日醒來看到桌上放的餃子,更認楊蓮花是紅顏知己。
自此以後,每逢在鎮上碰見,朱正明總想與楊蓮花說話,更有意邀她再赴雲雨。
楊蓮花唯恐避之不及。
今日朱正明竟趁鄉鄰上山,村中人少之際,找來楊蓮花家裏,當真成了癡漢。
楊蓮花自有天龍化象神功,能造幻境,迷心智,卻還用不出洗去記憶的功法。
著實麻煩,楊蓮花暗自思忖一番,已有計較。
片刻喂完雞,顧小籬和小石頭進屋。
楊蓮花已經盛了兩碗粥,讓他倆坐下吃。
小石頭道:“楊姨,我已經吃過了。”
楊蓮花笑道:“你一個半大小子,再吃一碗又能怎樣,等你進了書院,不知多久才吃我一碗飯。”
小石頭聽了,便坐下捧起碗吃了起來。
顧小籬一邊吃粥一邊抬眼看著小石頭,道:“你要吃不完就剩下,別撐壞了。”
小石頭道:“我肯定吃完。”
楊蓮花母女都笑了。
楊蓮花看看小石頭看看顧小籬,心中感到溫暖,她柔聲囑咐小石頭道:“以後好好讀書,千萬不要學壞。”
小石頭想起在九龍峽穀時與赤狐紅燭的對話,便對楊蓮花道:“放心吧楊姨,我要做天下最厲害的好人。”
楊蓮花聽了甚感欣慰,進那清風書院她也放心。
不時吃完,楊蓮花拾掇碗筷,小石頭自去和顧小籬玩耍不提。
山村歲月安閑,又逢年底,家家戶戶買些年貨,做些吃食,雖然大多貧苦,好在朱為善、白水觀每年照量著農戶收成,酌情減免地租,二家佃農每年餘糧足夠生活,是以多數人臉上能掛個笑容。
石老三更不用說,溫飽有餘,還能接濟鄉鄰,隻是他還記掛著給小石頭求名字的事。
上次出事為了求藏雲寺出手,花了二百兩銀子並六隻狐狸眼,當真是鹽袋子攔河,肉包子打狗,反而受他們坑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