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三苦思冥想了好幾天,最後竟然想送外孫去讀書。
他家世代獵戶,突然生出這個念頭,卻有緣由。
石老三之所以叫石老三,是因為他排行老三,上麵還有兩個哥哥,一個五歲夭亡,一個早年間被征入伍,死在戰場。
石老三年少時在外縣跟過一個金剛門的武師,學了幾天功夫,後來回到山村做回獵戶,到了年紀,娶了妻,婚後育有兩子一女,日子過得平淡如水。
石老三同其他獵戶一樣,習慣將獸肉賣與鎮上,獸皮卻處理幹淨,攢在家裏,每月抽出一天,去到邢州城,將皮子賣與皮貨莊,再買回一些家用物什。
天正二年夏天,石老三又去城裏賣皮子,卻在皮貨莊遇到知府沈老爺家的女仆管事鍾大娘。
鍾大娘素來熱心健談,她正和皮貨莊毛掌櫃說話:“我族弟年輕時有誌氣,本地沒什麼門路,就帶著妻子孩子去了南方,也做皮貨買賣,十幾年下來做得有聲有色,如今年紀大了,就有歸鄉置業的想法,不過買賣都在那邊,有些舍不下。下月他家回來探親,順便給兒子在本地說門親事,讓兒子留在這邊開個分鋪,這樣也是逼自己下了決心。”
石老三在一旁聽著,心中動了心思,卻不好張口,這時毛掌櫃說話了:“石老三你不是有個閨女,多大了,說親了沒?”
石老三假裝隨意應和道:“十五了,還沒說親。”
毛掌櫃道:“這不正好。”
石老三道:“我一個鄉下獵戶家,怎麼高攀得上。”
鍾大娘道:“哪有這話,我那族弟祖上也是獵戶,後來攢了些本錢才做的買賣,想來要不是世道不好,憑你石老三的本事,早也做得店掌櫃。再說他們不挑這個,隻要是本分人家,姑娘懂事就行,下回你把姑娘領來我看看,看好了這事保管成。”
石老三裝作不在意道:“要說我那閨女也到了許人的年紀了,不行我就領來給您瞧瞧。”
鍾大娘歡喜稱好。
二人約好下月初一在城內茶樓碰見。
到了日子,石老三帶上兩張上好狐狸皮作禮品,領著女兒來到約定的茶樓,點了一壺好茶,就等鍾大娘駕到。
誰知左等右等,時間過去大半個時辰,鍾大娘還沒個人影,石老三心中打鼓,鍾大娘忘了?還是有事?難不成改主意了?思來想去,他覺得還是得去問問,便結了茶錢,帶著女兒直奔知府大宅。
到了那官宅附近,石老三讓女兒躲在稍遠處一巷子裏別露麵,自己帶著禮品單獨去尋林大娘。
石老三來到知府大宅後門,正要去敲門,誰知門突然開了,然後就看到鍾大娘護著知府家的女眷狼狽跑出來,接著裏麵衝出一隊官兵,將一幹人等全部拿住,石老三愣在門口,也被當成一夥抓了。
鍾大娘看到石老三,忙喊了一句:“石老三你跑這裏做啥,今天不看皮子。”
那官兵領頭的上去給了鍾大娘一記耳光,直把她嘴角打出血,接著喊道:“都不準說話!”
眾女眷連哭也不敢大聲。
接著就將一幹人等押入府衙大牢。
進了大牢,石老三聽牢頭聊天的隻言片語,才知道沈知府不知為何被革職抄家,全家被抓,現在等著新知府走馬上任,來審這一幹犯人。
石老三回想被抓時鍾大娘的話,頓時明白,鍾大娘怕自己受牽連,便喊了那句話,提醒自己是來賣皮子的,不是來說親的。
石老三心中叫苦,倒了八輩子血黴,本來還當是好事,誰知轉眼成了禍事,後悔無益,隻能暗自計較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