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關於藝術起源的幾種觀點
在過去關於藝術起源的眾多觀點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以下五種。
一.藝術起源於“模仿”
藝術起源問題中最古老的說法是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藝術是對自然的“模仿”,他說:“從蜘蛛我們學會了織布和縫補;從燕子學會了造房子,從天鵝和黃鸝等歌唱的鳥學會了唱歌”。
亞裏士多德指出:所有的文藝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種樣式和種類的藝術,“這一切實際上是模仿,隻不過有3點差別,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對象不同,所用的方式不同”。亞裏士多德強調,所有的藝術都起源於對自然界和社會現實的模仿。他正是以模仿論為基礎建立起自己的詩學體係,並以此來解釋藝術的起源和本質。朱光潛一語中的指出:亞裏士多德的“模仿論”在歐洲竟雄霸了兩千餘年。
二.藝術起源於“遊戲”
這種說法主要由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19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提出來的,後來被稱之為“席勒-斯賓塞理論”。
這種說法認為藝術活動或審美活動起源於人類所具有的遊戲本能,它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方麵是由於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麵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在沒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為一種自由的“遊戲”。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指出,人的“感性衝動”和“理性衝動”,必須通過“遊戲衝動”才能有機地協調起來。
斯賓塞強調,“遊戲”的主要特征是沒有實際的功利目的。
心理學觀點去研究美學的德國學者穀魯斯從心理學觀點出發去研究美學。穀魯斯認為“遊戲”並不是完全沒有實際的功利目的。
問:藝術起源於“遊戲”的說法中,含有哪些有價值的成分?
答:首先,這種說法肯定了人們隻有在不為生活所迫,也就是隻有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的基本物質生活需要的條件下,才可能有過剩的精力來從事“遊戲”,即藝術活動和審美活動。其次,這種說法將藝術和“遊戲”聯係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也揭示出了藝術的部分特殊性。
三.藝術起源於“表現”
19世紀後期以來,藝術起源於“表現”的說法在西方文藝界具有較大的影響,西方現代主義文藝思潮的主要基礎理論,就是強調藝術應當“表現自我”。
係統的以理論方式提出這種說法的應當首推意大利美學家克羅齊。他的美學思想的核心是“直覺即表現”。
英國史學家科林伍德對克羅齊的“表現說”。做了進一步的詳盡發揮。科林伍德認為,隻有表現情感的藝術才是所謂“真正的藝術”。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就認為藝術的起源於傳達感情的需要。並用某種外在的標誌把他表現出來
美國當代美學家蘇珊·朗格從符號學美學出發。她認為,藝術是情感的表現,藝術活動的實質就在於創造表現人類感情的符號形式。
四.藝術起源於“巫術”
藝術起源於“巫術”。成為西方在藝術起源問題上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藝術起源於“巫術”的理論逐漸興起。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最早提出藝術起源於“巫術”的理論主張。他認為,原始人思維的方式同現代人有很大的不同,對原始人來說,周圍的世界異常陌生和神秘,令人敬畏。原始人思維的最主要特點是萬物有靈。另一位英國著名人類學家弗雷澤在他的名著《金枝》一書中,更是認為原始部落的一切風俗、儀式和信仰都起源於交感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