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藝術的本質與特征(1 / 3)

第一節 藝術的本質

一.關於藝術本質的幾種主要看法

1.“客觀精神說”2.“主觀精神說”3.“模仿說與再現說”

1.客觀精神說

客觀精神說認為藝術是“理念”或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

代表性人物與觀點

①柏拉圖的觀點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較早對藝術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的學者。柏拉圖認為:理式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藝術世界僅僅是第三性的。隻有理式世界才是真實的,而現實世界隻是理式世界的摹本,藝術隻能算作“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實隔著3層”。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而現實又是對理事的模仿。柏拉圖對藝術本質的認識,是基於他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觀。

②黑格爾的觀點

德國古典美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對藝術本質的認識同樣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係之上。其美學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③中國古代的“文以載道說”

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的首篇《原道》,認為文是道的表現,道是文的本源。

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文”隻不過是載“道”的簡單工具,“猶車之載物”。這樣一來,“道”不僅是文藝的本質,而且是文藝的內容,這種“文以載道”說同樣把藝術的本質歸結為某種客觀精神。

2.主觀精神說

主觀精神說認為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衝動”。

代表性人物與觀點

①康德意誌自由論

德國古典美學的開山鼻祖康德認為,藝術純粹是作家藝術家們的天才創造物,康德的這種意誌自由論成為後來的唯意誌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他的美學體係建立在主觀唯心主義基礎之上。

②尼采的觀點

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人的主觀意誌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主宰,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羅和酒神狄奧尼索斯象征,尼采把日神衝動和酒神衝動看做藝術的兩種根源,把“夢”和“醉”看做審美的兩種基本狀態。

3.中國古代文藝評論家的觀點

我國南北朝時期的部分文藝評論家把“情”、“誌”歸結為作家、藝術家個人的心靈和欲念的表現,根本否認文藝與社會現實的聯係。宋代嚴羽的“妙悟說”和明代袁宏道的“性靈說”,也是把主觀精神的表現和抒發當作文學藝術的本質特征。

3.“模仿說”或“再現說”

“模仿說”或“再現說”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發展到後來,更認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再現”。

代表性人物與觀點

①亞裏士多德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以獨立體係來闡述美學概念,他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他認為,詩人與畫家不應當“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模仿”,而是應當“照事物應有的樣子去模仿”。

②車爾尼雪夫斯基

俄國19世紀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從他關於“美是生活”。

車爾尼雪夫斯基機械唯物論的缺陷,過分抬高現實美貶低藝術美,把生活比作金條,把藝術作品比作鈔票。

4.其他觀點

除以上幾種主要觀點外,中外藝術史上還有“形象說”、“情感說”、“表現說”、“形式說”等多種頗有影響的說法。

2.藝術本質問題的科學理論基礎

1. 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

人類社會生活從總體上可以劃分為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兩大組成部分。為滿足這兩種生活所分別進行的生產活動,稱作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物質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它的成果構成了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構成了人類的精神文明。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則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

2.“藝術生產”理論

馬克思明確提出了“藝術生產”的概念,從生產實踐活動出發來考察藝術問題,把藝術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這在美學史和藝術史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

3.問:“藝術生產”理論給藝術學研究的啟示

(1)“藝術生產”理論,對於揭示藝術的起源和藝術的發展,揭示藝術的性質和藝術特點特點?

答:第一,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的起源、性質和特點。

首先從藝術的起源來看,藝術生產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才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

歸根結底,藝術的起源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

其次,從藝術的性質和特點來看,藝術生產理論告訴我們藝術是審美主客體關係的最高形式,藝術美包含著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方麵藝術是對客觀社會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麵藝術又凝聚著藝術家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願望。藝術生產理論則認為。藝術的本質是實踐基礎上審美主客體的統一。

第二,藝術生產理論闡明了兩種生產的“不平衡關係”。

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其發展不能脫離一定時代的物質生產條件。在社會發展曆史的某些階段上,藝術的繁榮與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呈現出某種不平衡現象。例如,19世紀的俄國,當時的俄國還是一個經濟上十分落後的國家,經濟遠遠落後於西歐資本主義各國。但是,19世紀的俄國卻在文學藝術領域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麵。文學上群星輝映,湧現出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等一批作家,以及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杜勃羅留波夫等著名文藝評論家;在戲劇方麵湧現出果戈裏、契訶夫等一批著名的戲劇家;在音樂上湧現出了傑出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以及以穆索爾斯基、裏姆斯基-科薩柯夫為代表的“強力集團”;在美術上湧現出以列賓、蘇裏科夫、列維坦等為代表的“巡回展覽畫派”;在舞蹈方麵出現了《天鵝湖》、《睡美人》等一批優秀的大型古典芭蕾舞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