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學會管理金錢(1)(2 / 3)

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想法,應該及時阻止,而不是縱容。對男孩更應該這樣做,有句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家長應該教給孩子生活的方法,而不是讓他們隻會花父母賺來的錢。隻有讓孩子從小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才能確保他健康地成長,使孩子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自己的雙手最可靠

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懷抱,成就自己的事業。在此之前,父母不應該讓孩子產生過多的依賴。應該讓孩子明白,靠別人終究不如靠自己,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樣的,隻有自己有了能力,才能成就未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遇到困難不退縮,迎難而上。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是要讓男孩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才,必須從小就對他嚴格地要求。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都舍不得對孩子嚴格要求,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

家長要知道,男孩長大了要獨立地撐起自己的一片天,隻有成功的男孩才能被社會認可,才能得到大家的讚賞。所以,父母就應該培養男孩的生存能力,讓男孩從小就明白父母不能成為自己永遠的靠山,自己的雙手才是最可靠的。

寧海的父親經營一個加油站,夫妻倆經常早出晚歸沒有辦法照顧寧海。寧海小時候是由奶奶照顧的,但是後來奶奶生病去世了,所以寧海放學回家常常吃不上飯。

為此,寧海對自己的父母非常不滿意。

寧海的父母把兒子的不滿看在眼裏,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放下工作來照顧兒子。

寧海的媽媽曾經向丈夫提議說:“寧海還小,不懂得照顧自己,不如以後我就留在家裏照顧他吧。”

寧海的爸爸不同意妻子的看法,他對妻子說:“寧海雖然年紀小,但他是一個男孩子,對男孩不能像對待女孩那樣,要從小鍛煉他的能力和意誌。他現在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可以照顧自己了。”

父母沒有遷就寧海,寧海隻得自己照顧自己。他早晨很早就起來把飯做好,中午在學校裏吃飯,晚上回家還要做晚飯。雖然寧海還不到10歲,但是已經學會了買菜、做飯、打掃房間。鄰居看見寧海做這些事情,就對寧海的媽媽說:“你們家寧海太小了,怎麼能照顧好自己呢?你們應該請一個保姆來照顧他。”寧海的媽媽說:“我本來也想過這件事,但是他爸爸不同意。”

有一次,寧海做飯的時候不小心割傷了手,他沒有通知父母,一個人去醫院包紮。

媽媽回來看見兒子包紮好的手,心疼地掉下了眼淚。誰知寧海卻說:“媽媽,不要緊,隻是割破了手指,過幾天就好了。”看見兒子很堅強,母親更加感動。

寧海不但會照顧自己,而且還會照顧同學。在學校,他經常幫助同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寧海的爸爸經常對他說:“隻有靠自己的能力幫助別人的人,才是真正有出息的人。”

寧海的班上有幾個貧困學生,寧海很想幫助他們。他回家詢問爸爸的意見,爸爸對這件事情非常讚同,但是爸爸說:“如果你想資助這些貧困的同學,就得用自己的雙手賺錢去幫助他們。爸爸不會給你錢的,因為爸爸的錢也是自己用雙手賺來的。”

寧海為難地看著爸爸說:“我也想用自己的錢,但是我怎麼才能賺到錢呢?”

爸爸看著寧海認真地說:“爸爸有一個主意,你可以到爸爸的加油站來打工。

爸爸在加油的時候,你就負責給客人的車子打掃灰塵。爸爸會付給你工資。”寧海覺得爸爸的提議很好,同意周末寫完作業去爸爸的加油站打工。

寧海在工作的時候非常認真,很多客人誇讚他是個了不起的孩子。但是寧先生卻認真地對兒子說:“客人誇讚你是因為你的工作做得很好,但這是你應該做的事情,就像你學習一樣,學習好了是自己的事情,學習不好也是自己的事情。跟父母的關係都不大。你靠自己的雙手吃飯,做得好,成就是你自己的;做得不好,責任要自己來承擔。”寧海雖然還不能充分理解父親話中的意思,但是他已經深深懂得了,一定要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不能依靠任何人。

寧海的父親是一個很會教育孩子的家長,他教育寧海要依靠自己的雙手幫助別人,使寧海成為一個堅強、獨立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