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風雨襲來意堅定 河西壽宴喜洋洋(2 / 2)

三日後,官船靠岸了,停在河西鎮的碼頭,船上的乘客都下來,張子龍和黃碧映在碼頭處與楊智相約日後再會之後揮手作別,然後背起送給姥姥的禮物離開了碼頭。

河西鎮是一個魚米之鄉,物產豐盛,碼頭上無數民夫在裝卸著貨物,貨船一艘接一艘地靠近碼頭,一片繁榮的景象。由碼頭到鎮上的沿路兩邊,都是一間接一間的小商鋪,售買著當地的各種特產。

張子龍對此非常有興趣,每間小商鋪都鑽進去,仔細地觀看那些特產,又主動與店家閑聊,了解河西鎮一帶的物產情況,黃碧映不知他的用意,隻好在後麵緊緊跟隨,也不願打攪張子龍的興致,一段不算很遠的路,卻花了半天的時間。

走進了河西鎮,這裏的風土人情、建築與泰安州一帶有很大區別,充滿著濃濃鄉土的氣息,房屋以平房為主,很少見樓房,街道兩旁也是一些小商鋪,沒有見到大商號大酒樓,連錢莊也是很小的一間,街道上行人不多,沒有車水馬龍行人如鯽的感覺,民眾衣著儉樸,沒有泰安州那種衣錦華服的氣息。

黃碧映的姥姥家在河西鎮也算是一個大戶人家,修建在一個農莊裏麵,也有一扇朱漆大門,四麵建有圍牆,裏麵房子不算很多,隻有十多間,但在河西鎮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大宅了。

兩人來到了黃碧映姥姥家門前,黃碧映雙眼含著淚水說道:“這就是我出生和小時候長大的地方,那時父親還在為國家東征西戰,泰安州的家還沒有建立,我與母親就一直住在這裏,後來離開之後就很少再回到這裏了,現在看到一切都還是那麼的熟悉,但門前的這幾棵槐樹,以前是又矮又細,現在又高又粗了。”

走到門口,黃碧映輕輕叩了叩門,即刻,裏麵有一把男子的聲音傳來:“是哪位啊?”門開了,走出了一位長得粗壯的年輕人,向著黃碧映望了一眼,突然驚叫起來:“碧映表妹?是你嗎,你回來了?”

“是啊,表哥,我是黃碧映啊,好久沒見了,你變了,長高了這麼多,都認不出你來了。”

這年輕人雙手緊緊抓著黃碧映雙臂,興奮地說道:“是啊,都快十年沒見麵了,你離開時是小丫頭一名,現在變成了大美人了,以前我們天天一齊玩,一分別就這麼久,想死表哥了。”

黃碧映輕輕將他表哥的手拿開,笑道:“表哥說笑了,我哪裏是什麼大美人呢,讓我來介紹吧,這位是張子龍,我父親最近收的徒弟,也是我在石基學院的同窗,更是…更是我的未婚夫婿。”說完黃碧映臉都紅了,她與這表哥自幼一起長大,兩小無猜,從前孩童時曾說笑過要嫁與他,現在大家長大了,都知道當初是童言無忌算不得準,但看見表哥見麵時這樣熱情,有些事情還是及早說清楚為妙。

年輕人這時才看到黃碧映身後的張子龍,一聽黃碧映這樣說,臉色一沉,但很快又回複如常,哈哈大笑,連忙拱手施禮道:“原來是張公子,失禮失禮,我叫袁傑豪,是和碧映一起長大的表哥,多年不見,一時太激動了,望張公子見諒,我見張公子一表人材,又是姑父的高徒,與表妹確是男才女貌,天生一對,表妹能有你這未來夫婿,我這個做表哥的也很開心啊。”其實,這袁傑豪也是個性格豪爽豁達之人,初見黃碧映回來,又見她出落得俏麗,所以一時激動失態,後來冷靜之下,也想通開懷了。

袁傑豪將兩人領入屋內,來到廳堂裏,堂前正中坐著一位老人家,滿頭銀絲紮成一個髻,腰身微彎,手中拿著一支拐仗。黃碧映一見她就飛撲過去,雙膝跪下抱著老人的腿,滿眼流淚地說道:“姥姥,孫兒碧映不孝,到現在才回來看你,我很掛念著你啊。”老人家雙手撫著黃碧映的頭,雙眼含淚道:“啊,我的乖孫女、好孫女回來了,你都長這麼大了,今天終於能見著你啦。”

見過麵後,黃碧映將張子龍介紹給姥姥認識,黃碧映姥姥見張子龍高大英俊一表人材,歡喜得嘴巴也合不攏了。之後,張子龍與黃碧映姥姥家中舅父舅母表哥表妹等各人一一見麵,大家都滿心歡喜。

一夜無話,第二天,姥姥家裏張燈結彩,河西鎮上很多親朋好友都來為姥姥祝壽,陸陸續續的來了一批又一批,到了晚上,點起了燈,在堂裏堂前擺下十幾桌酒席,一家人與來客喝了個痛快,姥姥也高興起來,連喝了三杯,趁著幾分酒意,將張子龍拉到身邊,直接對眾親友宣布,張子龍就是她的外孫女婿,搞得張子龍與黃碧映都很不好意思,兩人都羞得幾乎把頭藏在桌子底下了。

壽宴完結,與姥姥家眾人又相聚了一天之後,張子龍與黃碧映就作別離去,到碼頭乘官船沿來路回泰安州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待下回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