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雲蒙邊境風雲動雄關如鐵誓難攻
就在張子龍與黃碧映坐上官船返回泰安州的同時,在仁威王國北麵的邊疆,與雲蒙國交界的地方,一場戰火燃起了。
仁威王國與雲蒙國交壤處,是連綿無盡的群山,山勢高大險要,到處懸崖絕壁惡灘險水,在比較容易通過的山口處,仁威王國擁有一座重要關城,叫做北雄關,北雄關依山而建,城牆高大堅固,居高臨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這座北雄關在仍屬於文德王國的時候就建立了,高翔在當年成立了仁威王國之後,攜同黃國輝、武尚王等人來到北雄關,視察了周邊的地理環境後,黃國輝認為,雲蒙帝國野心勃勃,日後必會窺視仁威國,而北雄關就是仁威國北麵的唯一屏障,如果失去北雄關,雲蒙帝國將可以一馬平川地進攻仁威國,甚至可以威脅到泰安州,所以,黃國輝馬上下令,召集工匠,將北雄關加建加固,把它打造得固若金湯。
將北雄關緊固後,黃國輝還是放心不下,決定繼續征集民夫,曆時十年,在北雄關以北的廣闊穀地裏,又建起了一座城池,這座城池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拱衛北雄關,是北雄關與雲蒙之間的屏障,也是緩衝地帶,它可以與北雄關互為倚角,互相照應。這座城池建成後,仁威國王高翔親自命名為小雄關。
小雄關以北就是雲蒙國的國土,平常雲蒙國與仁威國的商人就是在小雄關裏進行貿易的,雲蒙的馬匹藥材玉器,仁威的糧食水果日用品,都是在這裏交流買賣,兩國官府都對此心照不宣,任其交易,沒有作幹涉,所以,小雄關內兩國人混雜一起,形勢很微妙。
為仁威王國鎮守北雄關的是順昌將軍鍾啟雄,鍾啟雄是一名中年人,武藝精堪,善於用兵,也是仁威國內的一位名將。而他的弟弟鍾啟亮也是一員猛將,為其兄領軍鎮守著小雄關。兩關共有精兵二十萬人,鍾啟亮自領五萬人駐守在小雄關內。
鍾啟雄領軍鎮守重地,自知責任重大,時時小心警惕,一絲不苟,所領之軍,軍紀嚴明,訓練有素,北雄關內糧食武器非常充足,完全無懼雲蒙的進犯。但鍾啟雄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又派出無數的小股輕騎到處去偵察軍情,對雲蒙國的軍情了解得很透徹。
這天清晨,在北雄關將軍府內,鍾啟雄如常一樣在審閱著遊騎送回來的情報,看著看著,眉頭越發緊鎖,邊沉思邊踱著步,偶爾又搖搖頭,口中歎著氣,一會兒之後,叫來了傳令兵:“著令你通知各部將官即時到軍營商議軍情,並領兵符一道,到小雄關傳鍾啟亮將軍來。”
很快,眾將軍都來到北雄關的軍營大帳內,鍾啟亮也騎快馬回到。大帳當中,有一張很大的圓桌,上麵放著一張大地圖,鍾啟雄平時就在這地圖前與眾將軍幕僚商量軍情。
眾將軍圍城一圈站在台麵旁,鍾啟雄朗聲說道:“各位將軍,近日遊騎傳回來的情報,皆顯示雲蒙國有不尋常的軍事動作。”他手上拿著一枝長竹,指著地圖上一點:“這裏就是小雄關外的雲蒙地界,雲蒙國在這裏建造了眾多的堡壘,常駐有數萬人馬,堡壘內守衛森嚴,武庫糧庫齊全,對我北雄關是個心腹大患。而最近,堡壘裏經常有軍隊移動的跡象,又從國內運送了大量的軍械到來,看樣子似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