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遊仙苑父女重逢 錫天爵君臣共證(2 / 3)

鎮元曰:“赤鬆翁幾時見過,能知此鳥之詳?”

赤鬆子曰:“乃我之阿徒。”

鎮元曰:“道翁原是鳥師。”

赤鬆正色曰:“此炎帝少女也。”

浮丘曰:“久不論及家事,我女果在此耶!”

俄頃,見眾童擔籃上台,玉女托金盤於兩旁,童兒掀開籃蓋,一顆顆堆於盤中,鮮紅可愛,香氣逼人,如鬥來大一團赤玉,才盛三十二架,籃已蕩如見底。

王母正待責問,青鳥飛來複命。母曰:“且來見汝父、師!”

鳥曰:“我父亦在會中耶?”於座中尋見浮丘,趨近膝前頓首,兩眼垂淚,作哀苦狀,又繞身三匝。向赤鬆子亦然。浮丘見少女形骸,不免為之感歎,然不若凡情之悲痛也。

王母喚青鳥問曰:“向令朝為供使,暮歸三危。令爾典守閬風,何失職不省,致仙果為物所傷,有褻佳客?”

青鳥曰:“小鸞承命,孜孜未敢少怠。或隨班聽講時,不防山後白猿勾集眾多子孫,潛入苑中偷食。適去摘桃,猿心未厭,潛撫枝頭密葉處,被我抓擲與童,索拷始知。現拘候旨。”

王母曰:“此桃乃上仙所享,雖地行善覺神仙,尚不能知其味。畜類乃敢殘食,罪不勝誅矣!”

金蟬子歎曰:“善哉!吾聞此畜,純稟西方之精,竊占坤離之位。性喜扳緣樹木,以花果為食,故冒金母之禁。但此非比他獸,不傷物命。可赦其無知,留以供役,何如?”金母點頭,教拘禁之。

乃起,親捧蟠桃,先奉上座高真,將排次送去。

蒲衣、祝融齊曰:“無煩賢主費手,各自從便。”

滿座曰:“二公言是。”皆出位來取,恣意擘開啖食。

獨紫庭真人夏禹,手拈一顆,起身連呼曰:“熊,快食桃去!”台下起陣旋風,現一物,龍首鱉身,三足而黃色。禹王投桃與之。

皇覃訝曰:“白猿偷食,致幹天譴,此畜何敢擅嚐?”

黃蓋曰:“禹父鯀入羽淵化此,今禹證果,度歸正道,凡食異品,必先奉食。”

蒲衣惻然曰:“唐堯仁德愛民,舜、禹至孝澤及後世。今雖歸位三元,未審按司何事?”乃求元始,為眾宣揚,以彰無漏。

元始手執如意,朗聲而言曰:“凡勤修苦行者,毋患道之不成,特患功之未滿耳!

三子皆建天地莫大之功,為萬世君師之法。本自三元真氣,今敕為三官大帝。

官者,司也,官天下而無私也。

上元為九氣一品天官,處玄都元陽九氣七寶紫微上宮,總主上宮諸天帝王、上聖高真、森羅萬象星君,每至寅月十五日上元考籍。

中元敕為七氣二品地官,居九土無極世界洞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嶽諸神並二十四山川、九地土皇四維八極神眾,每致申月十五地官考籍。

下元敕為五氣三品水官,來往洞元風澤之氣、晨浩之精、金靈長樂之宮,總主九江四瀆、三河五海、十二溪真聖神君,每至亥月十五水官考籍。

三元在三界中,上至諸天大神升臨之籍、星宿照臨國土分野之簿,中至人品考限之期,下至魚龍變化、飛走潛動生化之目,並俟三宮集聖之時,分別錄奏,隨孽改形,隨福受報,隨劫輪轉,隨光生死。善惡分明,無複差別也。”

鬼臾區稽首問曰:“三帝之功成,多賴稷契、皋陶、伯益之力,何以酬其勳勞?天尊並為揚之。”

元始曰:“後稷乃東嶽托生,向為太華真人,掌天仙六籍,為東嶽天都府君,並賜為大靈蒼光司命真君,執掌人間臣民貴賤高下之分、祿科厚薄之事、地獄各案籍簿、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

伯益即南嶽後身,為慶華注生真君,主於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鱗甲水族變化等事。

皋陶是西嶽所化,敕為素元耀魄大明真君,主管世界珍寶玉金之屬、陶鑄坑治,兼羽毛飛禽之類。

契乃北嶽轉世,今為鬱微洞元無極真君,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濟、涇、渭,兼虎豹走獸之類、虺蛇昆蟲四足多足之屬。

三元四嶽有此宏勳,報之天爵。又令其子孫廣衍,先世亦有褒封。此數子者,皆根於黃帝。

因追念黃帝之功,更盛於三元五嶽,發願廣大,化及群生。其德不可量,其機不可測,故封號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真王。”

鬼臾區又啟曰:“望天尊詳言名號之義,使三界萬靈、十方諸聖,莫不讚我天尊之元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