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除邪祟玉真降世 滅夜叉王倪建功(3 / 3)

祝融省曰:“君非東嶽府君乎?”曰:“然也。太華大帝令往邀金蟬家兄、四嶽諸侄,少頃趨陪也。”

五真至無涯之際,有童數對淩波迎至,雲:“大帝在青城外恭候。”指曰:“轉度索即是方諸。”

片時,見銀宮金闕,紫府清都,青雲覆處,木公拱立相迎,冠三雅之冠,服九霞之服,前有金童引導,玉女散香,一路紫雲為蓋,碧玉為階,綠衡為砌,真僚仙官巨億萬計,各有所司,稟命效力。

五真既至紫府,上玉陛,群真至簷前迎入,彼此交頌。

又報金蟬、四嶽在外,木公振衣出迎,攜手而入。

宛丘笑謂曰:“天下高真降久,止候子耳。”金蟬惶謝,入與諸真行禮,退坐於左。

金童捧蒼文甌,盛蕙香茗,送遍滿座。各舉目四觀,有乍會者,互通名氏,伸仰企之意;久交者,暌違歲月,致懷想之誠。

座中一位金仙,八寶蓮冠,純黃鶴氅,髯分五縷,鳳目龍顏,眾仙認不得。

赤鬆擎拳向上問曰:“上座衣黃上真,道鄉寶號,望賜敷宣。”

天王曰:“往昔始陽劫時,黃老元君與予欲興崇道德,思得一位理持萬法者,偕遊昊天。

有妙樂國君後皆好善誠篤,元君將所握靈寶玉如意,吹炁化一嬰孩,抱送與君後,懷孕期年,於純陽真火之歲誕於王宮。

生時身寶光穆,充滿王國,色相妙好,觀者歡喜。幼而敏慧,長而願善,於其國中所有庫藏財寶盡行散施,利普眾生,仁深德溥,通國歸仁,遐方感化。

而後王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宛夢,修持宜早,敕告大臣,擇有道嗣位。

遂舍國入普明香岩中,苦行真修,曆百年,學業頗成,常思學道。

為群生故,乃行藥拯救疾苦,令民常生安樂,二百年普濟於世。得予指教,啟諸道藏,演說靈章,即能恢宣正化,闡發神功,幽顯均沾弘澤。

再曆三百年,忘身殞命,忍辱無爭。又二百年餘,予始彙集群真降度,飛升天界,證位金仙。初號自然覺王,次曰昊天上帝,為三才主宰,掌一切鈞軸。”

天王複指黃帝曰:“上帝從中天統樞上升之時,當春陽九日,南土適感孕於汝,此正氣之有源委耳。”眾皆恭敬讚歎。天王又以黃帝號尊不便,因進道號曰應元真君。

官吏報請入席,木公邀群真轉至西首。巍峨一殿,扁曰“青提殿”。其中宏暢光明,滿設筵席。

木公恭揖入座,黃老首推元始,天王轉遜黃老,黃老曰:“予傍主也。”

木公扶元始上坐,次推至精、玉晨、自然覺王、鬥父、鬥母、上元夫人、後土、三皇兄弟三十三人、三元等天上諸真,然後黃老、赤精、水精、太乙、偓佺、廣壽、玄女、赤鬆、祝融、鎮元、黃蓋、金蟬、五嶽、宛丘、女媧、浮丘、王倪、應元、容成、鬼臾區,主席木公、金母,共七十一位,其中有君師、祖父、伯叔、兄長,俱唱一無禮喏,然後依次坐定。

惟聞環佩鏗鏘,但見衣冠濟楚,仙樂悠揚,盤盂精潔。王母親自設廚,手擗龍脯鳳臘、豹膾麟胎,調諸羹味,令侍女上之,又和八珍合味香湯以進。仙吏執冰玉壺,頻斟柏葉酒,瀉於玻璃盞,色如翡翠,群仙開懷暢飲。金童分張樂器,作扶桑仙樂,聲調清婉,聽之神爽。

既畢,木公謂群真曰:“餘為度索桃實正熟,故邀佳賓共食。當令小童摘供,以侑一觴。”

至精子曰:“此桃得先天之氣,食之者後天而老。得與此會,誠厚幸也。”

偓佺曰:“可能移席到彼,於樹下暢飲否?”

鎮元、金蟬曰:“子食鬆食而眼方,複欲啖桃實而蒂固也?”

木公呼官吏安排祗候,皆起身出殿。首經瀛洲,其嶼有玉膏如酒,常人飲之,可令長生。

當時過碧海,履弱水,木公指曰:“此微茫一點,是度索山,其上覆蓋者即桃木也。”

群真縱雲至山之西南,石壘一門,步入仰望,大桃樹葉條茂盛,果實累垂,枝幹相交,蟠屈三千餘裏,卑枝罩地,如張大蓋。

正是:異日玄都稱盛,原從蓬島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