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期,增長成熟期,產品銷售額增長開始下降;
第二時期,穩定成熟期,由於市場相對飽和,人均銷售額將會持平,大部分潛在顧客已經使用了該種產品,要想增加銷售額隻有依靠人口數量的增加和需求的更新。
第三時期,衰退成熟期,這時市場達到絕對飽和,絕對銷售量開始下降,消費者開始轉移消費傾向。
當企業新產品達到成熟階段時,有些企業就覺得無力回天,紛紛放棄了成熟的產品。它們認為有必要養精蓄銳,將寶貴的資金投向新產品開發上。這樣就忽視了新產品成功率低以及老產品有許多潛在用途。如汽車、摩托車、手表、電視機等行業,通常被認為正處於成熟期,而源於農耕民族善於精打細算的日本人的巨大成功,說明情況並非如此,他們絞盡腦汁迎合消費者的偏好,不斷地提供新的使用價值,使老產品煥發出無限生機。
(1)改變市場。在營銷策劃過程中,策劃者要考察經營者是否考慮到構成銷售量的兩個因素,以此為自己新產品的商標開拓市場。
銷售量=商標者使用數量×每人使用者的使用量。
新產品策劃者應當逐個地對這些因素進行詳盡分析。
企業可以用3種方法促使更多的人們使用標有本企業商標的商品:
第一,吸引未使用者。企業盡可能使尚未使用本企業產品的消費者轉而使用它。
第二,進入新的細分市場。企業可設法進入那些雖然使用過本企業產品,但不曾使用本企業商標的新的細分市場,如人口、地理的細分市場等。小白兔牙膏成功地將該種兒童牙膏推銷給青年人使用就是一例。
第三,奪取競爭者的顧客,企業可設法吸引競爭對手的顧客試用或使用本企業的商標。
例如,百事可樂公司通過一係列的經營活動,說服可口可樂的消費者改飲百事可樂。
另外,要使目前使用本企業商標產品的消費者增加使用量。有3種策略可供選擇:
首先,提高使用效益。企業可設法使顧客更經常地使用自己的產品。
其次,增加每次的使用量。例如,生產”飄柔“洗發精的企業,說明該商標洗發精洗發兩次,其效果更佳。
最後,增加新的或更廣的用途。企業可努力發掘產品的新用途。例如,食品生產企業在食品包裝袋上印著該產品的多種烹製方法,使顧客了解這種產品的所有用法。
(2)改進產品。營銷策劃者要考慮經營人員,特別是產品線經理或品牌經理是否致力於改變產品特性,使之能夠吸引新的使用者,或者使現有的使用者增加使用量,以提高銷售量。要注意上述經營者是否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使產品推陳出新:
第一,提高質量策略。其目的是提高產品的性能,如,耐用性、可靠性、速食性等。在策劃過程中,要明白這些策略具有在以下條件下才會奏效:
①新產品的質量能夠提高;
②顧客確信生產企業已提高了產品質量;
③產品高質量會引來眾多的需求者。
第二,改進特性策略。目的是要給產品增加新的特性,以此擴大產品的多方麵適用性,提高其安全性,使之更加方便使用。營銷策劃者在策劃過程中要使經營者明白,改進產品的特性有以下方麵的優點:新特性可以使銷售人員、促銷人員更加充滿信心;新特性可以使產品更有吸引力;新特性以原有產品特性為基礎,因此開發費用很低。
改進特性策略的主要特點是容易被模仿,所以除非率先革新可以盈利,否則得不償失。
第三,改進款式策略,這一策略是從美學角度出發,不斷提高產品的含美量及美學價值。例如,美國幾家汽車公司定期推出新款式車型,這實際上就是美學意義上的競爭,而不是質量和特性的競爭。這種策略的優點是可以獲得獨特的市場個性,為新產品贏得優勢。
(四)衰退階段經營策略
大部分產品的銷售量最終都會下降,但其下降的方式不同,有的緩慢下降,有的則直線下降。這一階段的營銷策劃主要側重於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1.發現處於衰退階段的產品
應分析該企業是否有一個發現衰退產品的製度。建立這樣一種製度應該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企業應指定一個由生產、財務部門以及市場營銷部門代替組成的產品核審委員會;
第二,該委員會應有發現衰退產品的工作程序;
第三,總稽核辦公室應提供每各產品的詳細資源,足以說明它們在市場占有率、價格、銷售量、利潤方麵的發展趨勢。
第四,這些數據資料要輸入電腦,用程序分析後要篩選出前途未卜的產品,其標準是:銷售量下降的時間,市場占有率的發展趨勢,毛利率以及投資報酬率;
第五,應及時向主管部門彙報這些前途未卜的產品;
第六,產品審核委員會應檢查這些信息資料,並對其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
2.決定市場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