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一絲變化,怎麼能逃得過九級高手的眼光。
“吳大人是有不同的看法?”不過這句話說的很奇妙,雖然少司命這般問,但是並沒有尖酸刻薄的味道,倒像是正常的詢問。
吳晴眉頭一皺,隨即微微笑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自然是太後秉持的理念,但是若是按照少司命所說的,時刻不能忘記這世間的疾苦,雖然可以以此作為警惕,但是如果真的造福萬民,長此以往,太過勞累,容易導致精神不濟。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做不好事情。所以外臣認為,不可常憂。”
吳晴的解釋似乎有些說服力,太後也點了點頭。
“你二人說的都不錯。也都在理,這憂與愜,總要有一個度,凡事不可過度,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的道理,哀家還是明白的。”
吳晴笑了笑,沒說什麼,而少司命看來卻還在理解這吳晴所說的話語。
太後問道:“那按照吳大人所言,為何這些日子,哀家再也找不到那天夜裏的那般愜意與清明。”
少司命也因為這個問題,轉而看向吳晴,他想看看吳晴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他自己也想知道。
吳晴微微皺眉,看了涼亭的周圍,然後指著那柱香說道:“太後,讓人移走那香,在退卻兩旁伺候的人,或許這樣可以尋回一些當夜的感覺。”
太後有些微訝,按照吳晴所說的,讓太監宮女都退到遠方看不見的地方,又拿走那柱寧神的香。一會之後 ,清風再起,吹散殘留的香味,隻留下淡淡的山間原有的植物中的香氣。
太後緩緩閉上眼睛,良久之後,睜開雙眼,麵露喜色的說道:“果然有了幾分感覺。”
吳晴解釋道:“皇宮中的香,自然是極品,但是與這山間原本的氣味相比,就會多了幾分俗氣,而在看到這些太監與宮女,根本無法融入這自然之中,也就缺少了當時的感覺。”
少司命在一旁微微頷首,似乎很是讚許吳晴的這個說法。
太後忽然輕聲說道:“吳晴,你這一路前來,你看我北國風光如何。”
吳晴沉聲應道:“北國物寶天華,山清水秀,地大物博,百姓安居樂業,實在令外臣佩服。”
太後突然又問道:“那你以為,哀家這天下,與你南國比,如何?”
北國與南國比?
這是一個極度敏感的話題。既不能弱了自己國家的聲勢,身為使臣自然也不能讓北國太沒麵子。一時間吳晴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沉默片刻之後,吳晴有了答案。
“外臣,不知。”
好一個外臣不知,這個回答就有些無賴了,作為外臣,自然不知北國的情況,而太後又不好“治罪”。畢竟是外臣。
既然這樣,其他的問題也不用再問了。
“哀家有些乏了,吳大人先回吧。”
太後看了一眼少司命。
“你送他出宮,吳大人博學多才,涉獵寬廣,這段日子,你可要和他多學習學習。”
少司命微微行禮,道:“尊,太後令。”
“與你同來的那個丫頭,等我選完了歌舞會派人送她回去的。”
太後看著少司命推著吳晴離開。嘴裏喃喃自語的說道:“像,真的太像了。”
太後招了招手,剛剛退到遠處的太監宮女急忙前來,還是剛剛的老嬤嬤。扶著太後回到了寢宮。
李琴正在另一個房間準備著給北國太後的曲目和舞蹈,在剛剛帶她來的嬤嬤的準備下。她正在記錄著太後喜歡的音樂。
太後回到寢宮之後,便直接來到這裏,親自問著李琴擅長什麼曲目。看的出來,太後對音律很是喜愛。
太後讓這個嬤嬤把琴拿來。
琴到之後,太後讓嬤嬤退下。待嬤嬤退下之後,她走到李琴的身邊說道:“丫頭,哀家可是有好些年沒聽到你的琴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