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太後召見(2 / 3)

這位北國太後年近五十,在北國皇帝陛下不問朝政之後,打破了後宮不得幹政的先例,直接參與到朝政之中。眾多官員對太後是又敬,又懼,又怒。但她一直都是多賞少罰。

吳晴看到太後那慈祥的麵容時,心裏想到了太多關於她的信息,但是他馬上明白自己失禮了,當北國權力的巔峰望著顧計的時候,身為臣子,盡管是外臣,也是斷然沒有與對方對視的道理。

於是吳晴趕緊的微微低頭,不敢細看。

“你來了。”

太後的口中說出的話很平淡,似乎在和一個多年未見的老熟人說話一般,沒有想象中太後應有的威嚴。

一時間吳晴不知道怎麼回答。下意識的說著道:“回來太後的話,外臣與李琴奉太後懿旨前來,請太後吩咐。”

太後看了一眼吳晴身邊的李琴,然後讓自己身邊伺候的嬤嬤帶著李琴去商議樂曲與舞蹈的事宜。而太後自己則站了起來,少司命準備上前扶著,太後卻擺了擺手示意不用。

“吳卿家,陪哀家走走。”

於是太後在前,少司命依舊推著輪椅,將吳晴與太後一前一後的保持著距離,雖說是一前一後,但是實際上也就隻是與太後保持了半個身位的差距,方便太後問話。

行走在北國的皇宮中,吳晴才發現,這座皇宮,就算稱之為“仙宮”也配得上。

高高的青樹,從整體顏色為素黑的宮殿群落旁伸展出來,那些青青蔥蔥的樹枝無力的擱在青瓦之上。

整條路上,四處可見宮殿與青樹,交雜著,輝映著,剛柔並濟,美不勝收。

三人在一堆宮女太監的服侍下往前走去。繞過山間溪水的長廊,直到這時吳晴才仔細的打量著皇宮的布局,皇宮中有一半是依山而建,從軍事角度,或者從生活角度來說,這根本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看下這依山而建的長廊,四周清水緩緩流淌的山間,吳晴也明白了為什麼多年前北國皇室選擇這裏來做皇宮。

美。真的是太美了。

可惜不是帶著莫若在這裏,並肩看天地浩大。不然那該是一幅多美好的畫麵。

可是吳晴身邊隻有北國至高無上的太後,和年輕一代中的第一九級高手,少司命。

太後身穿鳳袍,在一位老嬤嬤的攙扶下,在前麵領著路。

吳晴則是在少司命的推動下,跟在太後一旁,吳晴時不時的回頭用餘光看少司命。雖然相信在北國皇宮中,對方不會怎麼樣自己,但是卻還是有些緊張。

太後似乎走累了,對前方的一處涼亭輕輕的一指,霎時間,就有幾個太監宮女趕忙過去,在極短的時間裏,將涼亭打掃幹淨,點了熏香,備好茶點。

走入涼亭中,讓眾人都退下,隻留吳晴與少司命。太後忽然開口說道:“吳卿家,你看我這宮中景色如何。”

吳晴一怔隨後說道:“宮中有山,山裏有泉,泉流入宮,景致奇特,最神奇的確是這宮殿中的配色與山色相互呼應,與皇宮的威嚴相輔相成,外臣是在讚歎不已。”

“吳卿家,理解獨特,才學過人。”

太後坐下拿起茶杯便飲了一口,然後又接著說道:“這處涼亭,我之前也曾停留頗久,四周清風徐來,感覺無比愜意,所以這些日子便經常來此,但是就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不知為何。”

太後這番話是對著吳晴與少司命二人說的,她想看看這二人的答案如何。

少司命有些麵露擔憂之色的說道:“太後乃北國支柱,是天下民心所向,這世間本就諸多煩惱,太後心思左右萬民福澤,怎麼能圖一時之快,而忘卻塵世之煩惱,太後應該以萬民之煩惱為已身之煩惱。才是太後應執之念。”

吳晴在我一旁旁觀,心中想到這少司命能這樣和太後說話,看來少司命在北國的受寵程度頗高,這種話都能當著太後的麵直說。不過他對少司命的話倒是有些不以為然,雖然臉上沒流露出來,但是眼神中卻有了一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