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話說程標三人徑直出了客棧後,便在城中四處打探著有用的信息。
雖說尚處食時,可顥君城內卻早已是商賈雲集,車馬輻輳。
隻聞市井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
隻因顥君城地大物博,幅員遼闊。
不僅沃野千裏,蓄積饒多,更是地勢形便,法律健全,實乃一代天府之國,通都大邑!
城中更是有楊氏一族率虎狼之師親自鎮守,可謂是易守難攻,無堅不摧!
故而各地富商巨賈,皆喜在顥君城內發展繁衍,販賣罕世古玩,奇珍異寶。
細說楊氏一族,族內世代為官,身世顯赫。早已達到了如日中天,一家獨大的程度,在這顥君城內更是根深蒂固,無可匹敵。
楊氏一族長期廣納賢才,知人善任,燕昭市駿,千金買骨。
故而族內可謂是能人異士,不勝枚舉!
大部分離開兵刃門與符篆派的修行者,都會在各地輾轉後從而選擇加入楊氏一族,成為其族內門客。
因為不僅待遇極為優厚,更是有大小的福利保障。
正因如此,楊氏一族擁有了多名劍士以及符篆大師。
相傳還有一名符篆宗師蟄伏於楊氏一族後方,靜觀其變,審時度勢。
楊氏族長名為楊淵,此人慷慨大方,待人接物,一向和睦。
其不僅聰穎過人,而且在梅花篆字方麵的造詣也是頗高,雖已至耳順花甲之年,修為卻已至令旁人豔羨的柒級符篆大師。
楊淵同時還兼任顥君城太守一職,是十大舉世聞名的絕世神兵——泰阿劍的持有者!
風螢城太守——湛盧劍的持有者,原來為蓮道子,後經傳位,已交付於司空雷霆手中。
湛盧劍乃是一柄仁道之劍!
與其說湛瀘是一把劍,倒不如說其更像是一隻洞察世間萬物的眼睛。
湛者,黑色也。
此劍通體黑色,渾然無跡的長劍讓人看見後第一時間感受到的並不是它的鋒利與尖銳,而是它那獨具一格的慈祥與寬厚。
此劍就仿佛是上蒼之眼,隻見其目光深邃、明察秋毫。
默默無聞,悄無聲息地注視著世人的一舉一動,所作所為。
所謂是君若有道,則劍臥於一側,舉國興旺!
但是如若君主無道,那將劍飛棄,全國破敗。!
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傳說之中,在歐冶子鑄成此劍時,亦不禁撫劍落淚。
隻因其終得以圓了此生的夢想——既鑄出一柄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絕世神兵。
仁者無敵,四個大字,便可詮釋湛盧劍的具體屬性!
雲草城太守之劍——七星龍淵劍的持有者,原本為公羊顓,後經變故,已經轉由程標接替。
七星龍淵劍乃是一柄誠信高潔之劍!
此劍乃是由傳說之中的歐冶子和幹將兩大世間頂尖的劍師聯手所鑄成。
歐冶子和幹將為鑄得此劍,不惜鑿開茨山,將山中的清冽溪水緩緩引至鑄劍爐旁那成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故而是名為——七星。
待得此劍終鑄成之後,如若俯視劍身,既如同攀登高山而下望深淵,在飄渺虛無之中,可深邃察覺似有一條巨龍盤臥。故而是名為——龍淵。
二者一經結合,方得劍名,即七星龍淵劍!
然而此劍雖說鑄造的技藝固然精湛,但它的聞名之處還全在於一名不知其名號的普通漁翁身上。
話說曾有一名治國良臣慘遭朝中的奸臣所害,故而被迫不得不從此亡命天涯。
某日,那名楨弼之人被其所屬國度的兵馬一路追殺,一時間在荒不擇路的情況下,竟然陰差陽錯地逃至了大江之濱,當時其隻見江麵水勢浩蕩無比,波濤萬頃。
可謂前有大水阻去了生路,後又有大批士卒緊追不舍,欲將其殺之。
就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那名楨弼之人偶然發現大江之上遊恰有一條小船正朝其急速地駛來,隻聞船上的蓑衣漁翁急忙呼喚其速速上船。
待得那名楨弼之臣上船以後,蓑衣漁翁遂將其迅速隱進那江畔的蘆花蕩之中,以躲避追兵的搜捕。
果然那隊士卒在附近不見那名楨弼之人的蹤影後,便各自悻悻而去。
蓑衣漁翁見狀,乃將其複載回岸邊,又慷慨地取來了濁酒與粗食招待那名楨弼之人,使得其終得以飽餐一頓。
那名楨弼之人酒足飯飽後,連連朝蓑衣漁翁道謝,並追問其姓名,可是蓑衣漁翁隻是付之一笑,說自己平生浪跡於波濤之上,因姓名沒有用處,故而早已將其給忘卻了。非要稱呼的話,不妨就稱作:漁丈人,即可。
那名楨弼之人在拜謝辭行過後,才走出了幾步,便心存顧慮地轉身折回,將腰間祖傳三世的寶劍給徑自地解了下來,既七星龍淵劍!
那名楨弼之人短暫思索過後,便毅然決然地願將此價值連城的絕世神兵贈給漁丈人以感激其的救命之恩!
除此之外,那名楨弼之人為了保險起見,還再三叮囑著漁丈人待得其離開後,切莫要泄露了其的具體行蹤。
誰知那名蓑衣漁翁在接過那柄絕世神兵後竟仰天長歎,捶胸頓足地對那名楨弼之人誠懇說道——搭救你隻是單純因為你作為一國之忠良而已,我一介江上漁者,並不要求你知恩圖報啥的,可如今,你卻懷疑我這漁夫貪圖金銀 ,毫無誠信,那麼我就隻好借此劍以示高潔了!
蓑衣漁翁說罷,便不等那名楨弼之人解釋,隻是徑直拔出寶劍,自刎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