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電話
這個時候,夏桐認識了張鎮,他是一個很溫和的人,說話有條不紊,有理有據,像個學者。他托宿舍同學給夏桐送了一本漫畫笑話書,並留言:“總看到你不開心,送你本書,沒事看看笑話,多笑笑!”夏桐看著卡通圖案的封麵,笑了下,連別人都看出來了自己不開心了嗎?有這麼明顯嗎?明明表現得很平靜,也沒有那麼悲苦,他是怎麼發現的呢?夏桐也不去多想。她總覺得自己不會再戀愛了。
時間就這樣慢慢過去,夏桐覺得很平靜,爸爸時常打來電話,媽媽每次都不忘叮囑,晚上盡量不要出去,9點之前一定要回到宿舍,夏桐每次都答應著:“嗯嗯,知道啦。”
國慶節前,夏桐準備回家,有一個同學突然給夏桐一包東西,就跑開了,夏桐還沒反應過來他就走了,夏桐認識他,他是張鎮的朋友,也是夏桐的同學喬沈,他平時總和張鎮,還有一個看著總像個小孩一樣傻傻的叫王小遠的在一起。夏桐有次被宿舍楊雨拉著和他們吃過一次飯,夏桐對他們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隻是覺得他們三個人還不錯,對夏桐挺客氣,幾個朝氣歡樂的年輕人,總有很多話題。
夏桐在想是不是應該開始新的生活了?該交新的朋友?後來也沒有什麼來往。
國慶結束,又正常開學,張鎮送夏桐了一個筆記本,說留個紀念。夏桐沒有收,張鎮也沒說什麼,還是每日關心詢問著她,一點兒也沒生氣。張鎮家就在這個城市,他每周周末都會回家。像夏桐這些家不在跟前的就不能那麼方便回家了,有的同學一學期才能回去一次。
夏桐家不算太遠,基本一個月回去一次,回家看心情吧,有時想家就回去了。國慶回去了,爸爸買了很多夏桐愛吃的,有一包東西,已經過期了。被媽媽說了半天,哈哈,爸爸就是買東西這麼粗心的人,媽媽說需要什麼,他就會很快買回來,從來不會再看別的。媽媽總是做很多好吃的,不斷說著“多吃點,多吃點。”每次已經吃飽了,媽媽還要催促她再吃些,為了不讓她嘮叨,夏桐總會再吃點,搞得一放假回去了就胖了。
很多年後,夏桐回家,已經添了白頭發的媽媽還是這樣,好像她的女兒在外一直沒飯吃。夏桐想可能因為小時候太瘦了,媽媽就一直認為她是瘦的,這輩子怕是改不過來了。
這在後來夏桐想來,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候,因為擁有著家人的關懷和愛,不用擔心外麵的風雨。但夏桐那時覺得爸媽不一直這樣嗎?她小時候總認為爸爸媽媽比較偏愛哥哥,這時哥哥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了。
有時,習以為常的東西,就是珍貴的,對很多年後的夏桐來說,這樣曾經觸手可及的幸福隻能出現在夢裏。
快冬天的時候,天氣變得有點冷,有一天夏桐整理櫃子,發現有一包東西,才想到是國慶節回家那天喬沈給她的,當時急著走,往這裏一放,回來竟然忘了還他。夏桐拿出來發現是一些零食,裏麵有一封信,很長的一封信,像散文,寫著,一些淡淡的文字。大概是寫著遇到一個女孩,他想要她快樂一些的意思,洋洋灑灑寫了三張,最後寫道:讓我陪她走出雨天,走進陽光裏,我很期待,你呢?
已經過了一個月夏桐才看到這封信,喬沈以為自己看過了嗎? 看完夏桐有種錯覺,就像當初總是以為和陳然未來有很多時間,卻黯然結束。
她把那些原封不動的還給喬沈,他不肯收,說男生不吃零食,讓夏桐分給宿舍同學吃,說完就跑了。楊雨聽說是喬沈送的,連忙搶過來熱情地分給舍友們,夏桐沒辦法隻好作罷。
就這樣,喬沈每天時不時的關心問候,楊雨經常和他們幾個男生來往,關係不錯,借了很多喬沈的磁帶,都是英文歌。有時會叫上夏桐她們,夏桐經常不去,總和顧惜梅待在宿舍,顧惜梅特別愛聽夏桐那盤蘇有朋的磁帶,經常借來聽。後來畢業夏桐就送給她了。
那時比較流行周傑倫,小剛周傳雄,梁靜茹,劉若英等的歌曲,楊雨最愛聽孟庭葦的歌,每天在宿舍放循環播放,其實夏桐中學已經和同學唱得爛熟,現在大學再聽也挺親切,她們愛放,夏桐也樂意聽。
夏桐隻把張鎮和喬沈當作朋友,對於喬沈,他是班裏的班長,個子高高的,挺帥氣的,為人熱情隨和。喬沈和張振對夏桐都很好,他們兩個也很好,夏桐有時不理解男生的世界。他們都是樂觀積極熱愛生活的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經曆過和陳然的那場感情,她的心早已支離破碎,不再相信愛情,在最該期待愛情的年紀,夏桐已經再感情裏死生一場,不再相信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