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四月十五(激戰)(1 / 3)

“老楊,快起來!”是李傑在叫喊。

楊楠睜開雙眼,隻見那韃子騎兵已經摔了下馬,背後插著一根長矛。

“這長矛比那刀好使多了!”李傑一邊說著,一邊從那韃子身上抽出長矛。原來,李傑早已丟了手中鋼刀,不知從哪裏撿來一根長矛。“他娘的,這些韃子也夠厲害的!”說完,李傑挺矛加入到最近的明軍戰團。

楊楠從地上爬了起來,拾起鋼刀,深呼吸了兩口,也跟著李傑衝了上去。此時,城門左側的明軍陣型已經被清兵徹底衝散,隻能各自為戰,疲於抵抗,而清兵除了加緊對城門的進攻外,也開始對正中的忠貫營分割合圍。

“他奶奶的,城頭上的人都死了麼?!怎麼還不放箭!”

麵對凶狠彪悍的韃子,楊楠他們除了勉力抵抗之外,隻能期待著城頭上箭矢的支援,就算是被自己人誤傷,也心甘情願。因為他們都不清楚,下一刻,是否還能站著。

但是,他們沒有等來箭矢。也許城上的人覺得那是瘋狂的想法,與自殺無異。

楊楠和李傑還有另外兩個明兵正在圍攻一個韃子,與其說是圍攻,不如說是協防更貼切。缺少了城頭上的支援,城下的明軍難以阻擋韃子騎兵的來回衝殺,揚州北門下已經變得任由韃子馳騁。

不多時,楊楠身旁的一個明兵又被韃子砍倒,這樣,楊楠他們隻剩下三人,更顯得勢單力薄。那韃子衝出圍堵後,調轉馬頭,又朝他們衝來,此次正對著楊楠。

楊楠雙眼布滿血絲,拚命的時刻到了。

麵對韃子的衝來,楊楠也迎了上去。就在兩人即將交手之際,楊楠一不留神,踩到了一根長矛,長矛一滑,楊楠立足不穩,險些摔倒。也虧楊楠身手敏捷,向前順勢一撲,一個前滾,舉起藤牌護住全身要害。韃子也沒有料到這樣,大為詫異,一提韁繩,似乎想從楊楠身上越過,又似乎想縱馬踏向楊楠。楊楠在瞬息之間,瞥見上提的馬腳,靈光一現,奮力一刀砍出。頓時,一聲嘶鳴,楊楠連忙往邊上一躲,那戰馬“砰”地一聲,向前跪倒。而馬背上的韃子,也已摔到地上,還未來得及呼救,便被李傑和另一明兵在其胸口上紮了兩個窟窿。

看到那個韃子已死,楊楠猛然大叫:“砍馬腳!砍馬腳!”

此時,城牆上幾聲巨響,明軍終於發炮了。但清兵在一陣騷動之後,依然保持有序的進攻。接著,楊楠等人聽到城樓上傳來鳴金之聲,於是開始且戰且退。

“督師,看來韃子想要困住何知府,不如等卑職率軍出城接應吧。”

劉肇基部已經來到北門增援,劉肇基本人也上了城樓,和史可法一同觀戰。

聽了劉肇基的話,史可法心中依然猶豫,他怕劉肇基部也會被韃子困住,到時揚州城就更岌岌可危了。見史可法猶豫不決,劉肇基說道:“若再不去接應,隻怕忠貫營會就此全軍覆沒啊!”

“唉!”史可法一聲歎氣,自知並無領兵打仗的經驗,於是對劉肇基說道:“鼎維,一切就依你意思,你來指揮吧,拜托了。”

劉肇基大喜,連忙抱拳作揖,說道:“謝督師!”說完,就下令部下城門集結,準備出城接應,同時讓城上箭炮齊放,朝韃子人多處猛射。

一切準備妥當後,劉肇基讓副將乙邦才率兩千兵丁從東門出城,迂回至韃子左翼,又讓副將莊子固率一千兵丁,依時機,出北門接應何剛,而自己則和史可法繼續在北城城樓上關注戰事,以便指揮。

“督師,那隊官兵的戰法相當不錯,不知是何人指揮的?”劉肇基指著城門左側的一隊明兵,向史可法問道。隻見那隊兵丁中有數十人持矛阻擋韃子騎兵,而後,不時有藤牌兵在地上翻滾而行,他們以盾護身,不時揮刀砍斷馬腳。如此,摔下馬的韃子便被隨後跟上的明兵或砍死或刺死。這樣的攻守陣法,雖說不上穩占上風,但已經可以與韃子騎兵打成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