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人,這城牆上太窄了,火炮又這麼長,實在沒有辦法安放下,怎麼辦啊?”楊楠的隊官向陳大人問道。
陳大人聽後,走近一看。果然,大炮從炮口到末端,其長度已經稍微長過城牆寬度,若再加上填充彈藥所需的空間,的確無法安放大炮。如何是好?陳大人緊鎖雙眉,苦苦思考著。若無火炮助陣,這揚州城更難堅守,而韃子兵則會更加銳不可當。火炮是一定要用的,但如何安放卻又是一個棘手問題。
就在陳大人陷入兩難的時候,站在一旁的楊楠走上前,抱拳說道:“大人,不如找一些長木板一頭搭在城牆上,另一頭搭在這些民房的瓦頂之上。”說著,楊楠指了指緊挨城牆而建的一排民房。“這樣一來,城牆上便有餘地可以安放這大炮了。”
陳大人點了點頭,思考了一陣,說道:“不過,一時之間又能從何處收集如此之多的木板呢?”
楊楠繼續說道:“大人可以拆了那些廢棄民房的門板來用,又或者征用一些百姓的床板也行。”
陳大人聽完楊楠所說的話,轉身對隊官說道:“如此甚好,就按這位兄弟所說的去辦。”說完又對楊楠抱拳說道:“兄弟之策,實令揚州百姓受益匪淺。”
楊楠也抱拳說道:“謝大人誇獎。”
如此,楊楠等人就一邊忙著收集木板,一邊忙著運大炮上城頭安放,直至天色全黑,才收隊吃飯休息。
***
楊楠醒了,不知睡了多久,隻知道是肚子餓得要命,但四周又沒有可以吃的東西,隻好拿起放在床頭那盛水的葫蘆,咕嘟咕嘟地猛喝幾口。窗外,天色大亮,一夜又過去了。
這是楊楠駐守北門的第一夜。為了守備北門,北門的守軍散布於附近的民居之中,楊楠和黃千斤一起進住到一戶李姓的百姓家中,而這家的左鄰右舍也同樣進住了官兵。不知韃子會何時攻城,最好快點來吧,楊楠也被自己的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也許是知道這一切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隻好希望它會早一點到來,畢竟等待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還可能意味著死亡。
楊楠走出房間,外麵,日已近午,燦爛的陽光給人以些許振奮。結果也許不會太壞,楊楠心中不禁想到。在太陽之下,城頭上飄動著各色旗幟,除了來回巡邏的兵卒外,還插滿了穿著衣服的草人,遠遠望去,幾乎令人相信有數十萬大軍屯集於此,再加上閃著光芒的火炮,也夠令人生畏的。
楊楠伸著懶腰,走到軍糧官處,拿過饅頭和幾片熟牛肉,便走到一旁吃起來。已到晌午,來這裏的官兵多了起來,有剛替換下來的,也有準備上城頭接替的。楊楠吃完,便走上城頭接替準備輪休的兵丁。
“老楊,你也上來了。”原來黃千斤已經在城頭上了。
“是啊。韃子那邊有沒有什麼消息?”楊楠走到黃千斤身旁,問道。
“韃子大軍已經到了城北二十裏,聽說在斑竹園紮了營,那個韃子頭什麼多鐸的也在那。剛剛還聽說韃子也派了兵去城南,看來真的是要圍揚州了。”黃千斤說道。
“唉,要來的終究要來,想躲也躲不了。”楊楠歎了口氣,說道。
就在這時,城牆的另一頭發出一陣騷動,楊楠和黃千斤連忙過去一看究竟。原來,何剛正陪著史可法等人在巡視城北防務,一路上史可法不停的勉勵兵卒,一眾官兵也因此振奮異常。當史可法他們走到楊楠那時,史可法身後走出一人對史可法說道:“督師,這位便是昨日獻策架設火炮的軍士。”原來是陳大人,他向史可法介紹起楊楠之事。史可法聽後,免不了對楊楠一番稱讚,而楊楠自然有如沐春風之感。
史可法和楊楠說了幾句後,便沿著城頭繼續巡視防務。可能是史督師的親自激勵起了效果,又可能是有史督師在場不方便偷懶,總之現場的官兵都顯得盡職異常,忙忙碌碌地加緊防務。而楊楠也走回自己的崗位,繼續協助安放火炮。